2021-08-24 07:3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瑞峰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翱捷科技)是一家提供無線通信、超大規模芯片的平臺型芯片企業。
????????《電鰻快報》文 / 李瑞峰
????????6月25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2021年第42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翱捷科技)首發過會。
????????招股書顯示,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翱捷科技)是一家提供無線通信、超大規模芯片的平臺型芯片企業。該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芯片產品、芯片定制業務和半導體IP授權服務三大部分,芯片產品最終應用領域可以分為消費電子和智能物聯網設備兩大領域。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快報》注意到,直到目前,翱捷科技仍在虧損,報告期內,該公司已虧損26.67億元,而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虧損可能還在繼續。除了一直在虧損外,另外引人注目的是翱捷科技錯綜復雜的關聯關系,業內分析人士質疑其中存在利益輸送。
????????2018年至2019年,翱捷科技的基帶通信芯片增長幅度高達261%,然而2020年前9個月相比2019年僅增長3.4%。業內人士認為,增速下降是因為行業競爭對手眾多,面對行業一眾強勁競爭對手,翱捷科技將面臨艱難的突圍。
????????邊經營,邊虧損,虧損仍在繼續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以下簡稱報告期),翱捷科技分別實現營收0.84億元、1.15億元、3.98億元和7.07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9.98億元、-5.37億元、-5.84億元和-21.16億元,報告期內累計虧損超過42億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翱捷科技合并報表累計未分配利潤為-24.67億元。
????????針對虧損的情況,翱捷科技的解釋是,由于公司所處的蜂窩通信是典型的高研發投入領域,前期需要大額的研發投入實現產品的商業化,公司2015年成立,成立時間尚短,需要大額研發投入保證技術的積累和產品的開發,因此處于虧損狀態。
????????翱捷科技在研發上投入確實比較大。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翱捷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67億元、5.24億元、5.97億元和18.68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435.41%、454.45%、149.96%和264.28%。
????????然而,業內人士注意到,盡管翱捷科技持續加大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但其毛利率卻始終低于行業平均值。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翱捷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40.66%、33.1%、18.08%和27.93%,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55.76%、58.03%、56.8%和50.27%。
????????對此,翱捷科技表示,其以低毛利率迅速擴大市場的策略符合公司現階段情況。公司以增加市場份額、提高收入為重要目標,圍繞新一代通信技術持續研發,逐步進軍高毛利率的應用領域,同時通過技術更新、規模化效應,降低產品成本,因此公司未來毛利率有望提升。
????????上半年預虧至少3.62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翱捷科技2020年的巨額虧損,主要是因為累計發生股份支付費用17.67億元。公司實現的扣非凈利潤為-5.72億元,同比減虧2034.18萬元。
????????翱捷科技表示,股權激勵產生的支付費用已一次性攤銷完,今年的經營業績應該會大幅向好。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該公司預計,2021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8.17億元至9.03億元,同比增長81.18%-100.25%,凈利潤-3.62億元至-4億元,同比增虧1.56億元-1.93億元。扣非凈利潤-3.58億元至-3.95億元,同比增虧1.48億元-1.85億元。
????????翱捷科技稱,主要是因為市場份額優先的策略下,毛利率略有降低,同時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人員成本、產品研發等費用亦保持增長,再加上新產品研發設計投入增加,這些因素疊加導致虧損擴大。
????????關聯關系錯綜復雜令人生疑
????????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開始,翱捷科技頻繁增資擴股并股權轉讓,阿里、小米、紅杉資本、紅土創投、深創投以及TCL等一大批資本紛紛成為其新股東,僅最近一年,該公司就新增了22名股東。目前,公司股東多達46名。
????????據招股書,2015年,翱捷科技收購Avenue Capital,其核心資產為全資持有的Alphean。Alphean擁有CDMA(2G)、WCDMA(3G)、LTE(4G)技術。2016年,該公司收購江蘇智多芯,其擁有GSM(2G)、TD-CDMA(3G)技術。2017年,該公司收購了Marvell移動通信業務,加速了公司原計劃在Alphean和江蘇智多芯技術基礎上逐步研發成熟技術路線。
????????2019年2月,翱捷科技收購智擎信息100%股權,并吸收相關人員。招股書顯示,智擎信息成立于2013年5月,注冊資本100萬元。2019年底,其凈資產為1.36億元,其股東是黃峰、郭璐佳。翱捷科技表示,為了保障本次收購順利進行,翱捷科技向黃峰、郭璐佳提供借款100萬元,黃峰、郭璐佳則將其持有的智擎信息100%股權質押給翱捷科技。本次交易價格為2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39億元)。
????????不過,此次收購是一次關聯交易。在收購前夕,黃峰入股已翱捷科技。2018年12月29日,翱捷科技增資擴股,注冊資本由32516.44萬美元增加至33073.87萬美元,黃峰認繳出資557.42萬美元,增資價格為2.15美元/出資額,占出資額的1.69%,成為其第二大自然人股東。此外,黃峰還并擔任翱捷科技AI/安防產品部負責人。
????????收購智擎信息前夕,智擎信息實際控制人入股翱捷科技,這中間是否存在某種利益安排?
????????此外,智擎信息還有一個關聯方上海越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峰信息),黃峰配偶郭璐佳曾擔任其法定代表人。就在2019年1月,翱捷科技收購智擎信息之前一個月,郭璐佳蹊蹺退出越峰信息。
????????越峰信息經營范圍包括“信息科技、網絡科技領域內的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等。
????????激烈競爭致增速下滑 未來突圍難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2018年至2019年,翱捷科技的基帶通信芯片增長幅度高達261%,然而2020年前9個月相比2019年僅增長3.4%。增速下降是因為行業競爭對手眾多,翱捷科技將面臨艱難的突圍。
????????目前,翱捷科技在國外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高通,國內則面臨聯發科、華為海思、紫光展銳和樂鑫科技。高通、聯發科系無線通信芯片設計行業龍頭企業,設立時間均超過二十年,均進行了長時間的高額研發投入,以高通為例,2020財年高通營業收入超過230億美元,研發費用高達59.75億美元。
????????在國內市場上,華為海思、紫光展銳也具有強大的競爭實力。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翱捷科技2019年蜂窩基帶通信芯片產品占據全球基帶芯片市場的份額為0.26%,市場份額占比較小。在規模經濟十分明顯的基帶通信芯片行業,規模較小的翱捷科技不得不靠降低價格來搶奪市場。
????????移動終端芯片指的是功能機或智能手機芯片,當前智能手機行業已呈現寡頭化,大品牌手機廠商出于產品的性能穩定性考慮,通常均采用高通或聯發科等大型手機芯片設計廠商的芯片,且對于智能手機芯片廠商的客戶粘性較高,客戶開發難度大。
????????目前,翱捷科技的公司手機基帶芯片僅用于功能機,智能手機尚處于研發階段。不僅如此,目前各大智能手機芯片生產商開始布局具備5G通信能力的手機芯片,例如2019年1月海思半導體推出了首款5G基帶巴龍5000。市場的共識是,下一代手機芯片必須具備5G通信能力,才具備市場競爭力。然而,翱捷科技目前尚不具備批量生產5G手機芯片的能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