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3 10:16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老牌茶企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八馬茶業”)在剛剛完成首輪問詢回復后,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
至今還未有一家傳統茶企成功上市。與新式茶飲熱火朝天的景象不同,老牌茶企的上市之路似乎異常坎坷。
近日,老牌茶企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八馬茶業”)在剛剛完成首輪問詢回復后,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
“中止只是因為需要補充更新財務報告,但是即使補充更新,其IPO的難度也不小,因為中國茶企相對分散、產品技術和品牌的附加值相對較低,特別是作為種植業、不確定性風險較大,在資本市場上的吸引力不足。”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此前多家知名茶企IPO均以失敗告終,“瀾滄古茶”在披露招股說明書后又撤回申報材料,目前僅有“中國茶葉”還在審核狀態。
深圳市茶行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張明強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茶葉作為粗放型的農產品,目前還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問題,持續盈利能力薄弱。由于中國茶農長期受到小農意識影響,茶農即使有了新型合作模式,卻還是形不成合力,更拿不出拳頭產品。中國有近6千萬茶農,有注冊的茶葉品牌或商標上萬個,但上規模的卻很少,而且中國現在的茶葉出口貿易也遇到了瓶頸。
茶企IPO敗潮之下,究竟誰將順利摘得“中國茶葉第一股”的桂冠?
首輪問詢回復牽連500億豪門聯姻
據深交所網站信息顯示,近日,創業板擬上市公司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審核狀態變更為“中止”。深交所官網披露,主要系發行人及保薦人更新財務資料,主動申請中止aizhai發行上市審核程序。
據悉,此前八馬茶業曾多次沖刺資本市場。2013年,八馬茶業就曾謀求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但最終選擇在新三板上市。2015年12月8日,八馬茶業在新三板掛牌交易,2018年4月,公司在股轉系統終止掛牌。此后,八馬茶業開始謀求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八馬茶業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知名的全茶類全國連鎖品牌企業,主要從事茶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標準輸出及品牌零售業務,公司創始人之一王文禮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烏龍茶制作技藝(鐵觀音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經營業績方面,2018-2020年,八馬茶葉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7.19億元、10.23億元、12.4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49億元、0.92億元和1.16億元,主營業務毛利率則分別為53.69%、53.66%和54.56%。
據了解,在2021年4月15日受理八馬茶業上市申請后,深交所曾于5月12日下發審核問詢函,要求說明公司經營管理、控股股東及同業競爭以及關聯交易等30多個問題。9月1日,八馬茶業完成了首輪問詢回復。
據招股書,八馬茶業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公司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王文彬、王文禮、王文超、陳雅靜及吳小寧。其中,王文彬、王文禮、王文超為兄弟關系,陳雅靜為王文彬的配偶,吳小寧為王文禮的配偶。從持股比例看,上述五人合計直接持有發行人股份62.80%。如成功發行,按最大發行股數計算,五人合計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為46.88%。
值得注意的是,其家族聯姻關系也成為其商業帝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八馬茶業的實際控制人家族與福建上市公司安踏體育、七匹狼以及知名企業江蘇高力控股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家族都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其兒女的婚姻串起了著名的泉州富豪圈。
此外,招股書還顯示,在2018至2020年,八馬茶業向七匹狼及其關聯企業銷售茶葉及相關產品累計銷售額為14.46萬元;向安踏體育及其關聯企業銷售茶葉及相關產品累計銷售額10.83萬元。此外,公司還向七匹狼租賃房屋用于門店經營。
雖然上述金額較小,對公司財務狀況無重大影響,但關聯交易一直是IPO過程中最被關注的問題之一,關聯交易難免會有利益輸送之嫌,甚至存在粉飾業績、影響公司獨立性的可能。
而事實上,報告期內八馬茶業也存在其他關聯交易情況。在2018至2020年,八馬茶業向各家關聯方采購商品和接受勞務的交易額占同期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13.49%、15.48%、9.20%。除了采購,公司還涉及出售商品、提供勞務、租賃房屋等關聯交易。其中,公司關聯企業福建武記茶業有限公司在2018-2019年為公司第一大供應商。直到2021年2月,公司實控人才將其持有的50%武記茶業的股權轉讓給非關聯方。
在資本市場吸引力不足
記者翻閱招股說明書發現,由于八馬茶業的線下直營渠道收入占比超30%,銷售人員結構占比已突破77%,而與其一樣沖刺A股的瀾滄古茶與中國茶葉的銷售人員占比僅為24%—28%左右,導致八馬茶業的銷售費用率遠高于瀾滄古茶、中國茶葉。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八馬茶業的運營模式以線下門店為主,所以其品牌的運營費用、商業租金、人員費用和管理費用偏高是必然的;而瀾滄古茶、中國茶葉等是經銷商模式,其模式的不同使其費用低于八馬茶業。不過整體來看,八馬茶業在品牌效應、規模效應以及整體的消費認知度上是有優勢的。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除了中國茶葉、八馬茶業、瀾滄古茶三家茶企正在沖刺A股市場,目前集中在新三板的茶企較多,但相應的市值規模、營收凈利潤規模都不大。
對此,朱丹蓬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中國歷來都是茶葉消費大國,但并不是制造強國以及品牌強國。這與中國茶葉的禮品屬性和社交屬性較強有關,所以其毛利率相對較高。所以很多的茶企在沒有完全進入品牌的運作節點時,是不需要去做品牌運營的,因為暴利已經成為整個茶業的代名詞。所以,如今中國的茶葉行業進入新的階段之后,必須要走一條嶄新的路。
對于如何孵化大型茶企,張明強向本報記者指出,只有優秀的頭部茶企上市融資,才能進一步以幾何級數般的發展,拿到更多的資金去改造土壤,投資設備,提高精加工能力,尤其是在茶葉科研上加大投入,讓茶葉結構和茶葉質量提擋升級才應是茶企謀求上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朱丹蓬向本報記者分析指出:“未來中國的茶葉行業會朝著規范化、專業化、品牌化、資本化以及規模化這五個方向發展,這是整個茶葉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這五個不同的階段,在未來中國會涌現出像小罐茶這種有品牌的茶企。”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向八馬茶葉發去采訪函,但截至記者發稿,八馬茶葉未給予回應。記者撥打其總部總機電話多次均未接通,而其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員則表示暫無相關負責人可予以回應,一切以公開信息為準。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深交所網站顯示,八馬茶業是發行上市審查“中止”,不是“終止”發行上市。對此,張明強表示,八馬茶業早在十年前就朝著上市公司的目標苦心經營,由于茶葉是農產品,其持續的營利能力一直受到懷疑,上市過程并不順利。不過,通過這幾年的摸索與努力,八馬茶業從原來主營烏龍茶鐵觀音到全面經營六大茶類,在主要產茶省市投資茶業基地,擴大經營地方特色品種,抗風險能力上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加上最近幾年對茶葉生產基地和門店的投資可謂如火如荼,到了前期投資開始有收益的時候了。
傳統茶企在上市路上一直困難重重。沈萌認為,這是因為傳統茶企的模式相對傳統,收益率低、風險大,因此成長軌跡的不確定性高,預期波動性大,投資者的信心也有限。
未來,究竟誰將成為成功叩開A股大門的第一家茶企?本報記者會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