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1 10:03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面對政策利好,A股教育板塊迎來一波漲勢,也為低迷的教育類上市公司的發展打開另一個空間。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健全多元辦學格局。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鼓勵職業學校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實訓基地。消息發布后,部分上市公司和龍頭企業也迅速跟進,布局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迎來政策利好,誰能從中受益?社會資本參與職業教育還有哪些短板有待突破?
教育行業迎利好
面對政策利好,A股教育板塊迎來一波漲勢,也為低迷的教育類上市公司的發展打開另一個空間。
此前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即“雙減”政策,叫停了社會培訓機構的學科類培訓,明確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這給以學科類培訓業務為主的教育類上市公司劃出了“禁行區”。
“教育類上市公司之前主要是在K12教育領域布局,隨著‘雙減’政策逐步落實,大量機構面臨要么退出要么轉型的考驗。”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表示,職業教育將成為這些教育類上市公司一個很好的轉型方向。從需求和供給結構看,發展綜合素質教育、科學知識普及教育、職業教育和職業再培訓教育將是大勢所趨。教育類上市公司應抓住這個寶貴機會,抓緊時間完成轉型。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建設,但目前我國職業教育距離社會總體需要依然還有一定的距離。“發展職業教育是教育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經濟轉型也需要更多的中高等專業技術人才。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已不僅僅是教育體制改革問題,更是未來相當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鄭磊說。
舉辦職教優勢多
業內人士指出,職業教育的發展不僅僅需要教育類企業的推動,非教育行業的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也要盡快參與進來,這也將是職業教育辦學生態形成的關鍵。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已有非教育行業的上市公司有了相應動作。10月13日,上市公司太陽紙業宣布與濟寧職業技術學院達成校企合作事宜。《意見》出臺前,A股市場就已有數十家企業通過出資設立、參股等形式,參與舉辦職業教育。例如,ICT企業紫光股份大力布局職業教育,已有多個產教融合項目落地;南山鋁業控股股東南山集團旗下有煙臺南山職業技術學校、煙臺南山學院等;魯商發展控股股東魯商集團旗下有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齊魯醫藥學院等,都是圍繞產業布局和戰略定位設立。
“上市公司參與舉辦職業教育有多重優勢,能培養技能人才也能實現精準就業,可謂一舉多得。”鄭磊表示,上市公司企業財力較為雄厚,在專業領域有大量人才擔任師資,對行業人才培養更內行,培養效率更高,這是一般職業院校單獨辦學不具備的優勢。同時,這些企業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舉辦職業教育既能滿足其自身需求,還可以短時間迅速擴大我國職業教育的規模,豐富職業教育的范圍和層次,為實體經濟提供急需和適用的人才。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認為,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具有多重意義。一是有助于形成職業教育多元辦學格局。企業舉辦職業教育是優化職業教育辦學主體、激發企業參與動力、豐富職業學校辦學形態的內在要求;二是有助于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企業舉辦職業教育可以從體制機制上破解現有的校企合作難題,緩解技術技能人才供給與需求的矛盾;三是有助于培養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離不開行業企業的參與,不論是專業設置、專業教學標準等的開發,還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建設等的開展,都需要優質企業參與。這樣職業院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就能更好適應崗位、服務發展。
短板有待突破
我國高度重視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在政策制度方面,近幾年先后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等文件,深化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了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但不可否認的是,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實際效果并不明顯。
“雖然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在規模、技術上都擁有優勢,在參與職業教育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實踐,但依然會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鄭亞莉指出,一方面,企業參與辦學的動力不足。企業經營目的通常是為了取得利潤,而職業院校主要為公益性組織,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這導致企業參與辦學的動力不足;另一方面,相關配套政策有待完善。盡管國家制定出臺了支持、推動行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的政策制度,但在具體政策實踐中還有待落實,缺乏可操作的法律法規。
相關業內專家建議,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整合企業的資本、技術、知識、場地等生產要素,搭建多方合作平臺,平衡企業發展的盈利性與職業教育的公益性,營造全社會參與職業教育、崇尚勞動光榮的社會氛圍。這也能為自身發展積聚更多資源。此外,還要加強職業教育政策的系統設計,以法律形式明確各級政府、行業、企業、學校責任分工,構建政行企校協同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機制,匯聚各方力量形成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合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