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 10:5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我國外貿保持較快增長,但在高增長的背后,許多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增大,存在“有單不敢接”“增收不增利”現象。...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落實減稅降費措施,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優化出口信保承保和理賠條件,培育離岸貿易中心城市,扶持中小微企業,促進外貿平穩發展。
今年我國外貿保持較快增長,但在高增長的背后,許多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增大,存在“有單不敢接”“增收不增利”現象。
“當前提出‘穩外貿’政策可以說正當其時。目前新一輪疫情在世界蔓延,全球通貨膨脹愈演愈烈,國外價值鏈生產鏈有些中斷,外貿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在增多。國務院提出系列政策,及時為外貿的可持續增長保駕護航。”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貿易系主任李春頂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金融支持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引導銀行結合外貿企業需求創新保單融資等產品。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鼓勵銀行有針對性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提升外貿企業應對匯率風險能力。支持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小微外貿企業提供物流方面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金融服務和支持中小微外貿企業,對進出口貿易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目前,進出口貿易企業主要面臨融資需求和匯率風險。匯率風險主要來自于匯率波動,會對企業利潤產生不確定影響。因此,首先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減少匯率波動,從根本上降低匯率風險。其次,通過銀行有針對性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以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來幫助企業進行匯率風險管理。
“近年來,在進出口外貿企業主體中,中小微企業越來越活躍。但金融機構支持中小微企業跨境貿易金融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還不夠豐富,供求缺口客觀存在。所以,國務院提出政策措施強化這方面的支持。”曾剛表示,在融資支持方面,外貿企業往往涉及倉單融資、保單融資、出口信用擔保等融資手段。國務院的相關要求有助于強化對外貿企業進出口過程中的資金支持。
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到,優化出口信保承保和理賠條件,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出運前訂單被取消風險等的保障力度。
中國信保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有針對性地推出了多項普惠金融政策措施,涵蓋承保、理賠、融資等諸多層面,包括收集研究企業投保出運前附加險的需求及政策,適當提高對訂單被取消等風險的保障;開辟定損核賠綠色通道,優先處理受疫情影響出口企業的出險理賠,適當放寬理賠條件,應賠盡賠。2020年以來,中國信保服務小微企業14.6萬家,支持小微企業出口2053.7億美元,向小微企業支付賠款1.91億美元,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保額支持超66億元。
增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近年來增長迅速。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進一步鼓勵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發展。增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培育一批離岸貿易中心城市。按照市場化方式加大對建設使用海外倉的支持。優化跨境電商零售商品進口清單、擴大進口類別。
“‘培育離岸貿易中心城市’是第一次提出,這表明發展離岸貿易將不限于海南洋浦等地,更多新的離岸貿易中心城市有望設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商務部此前表示,將加大離岸貿易企業培育力度,支持地方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開展離岸貿易提供良好的市場條件和公共服務。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做好新一批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圍工作,優化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動態調整機制,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健康發展,完善海外倉網絡,提升保稅維修業務發展水平。
緩解國際物流壓力
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
海運費用上漲也是外貿今年面臨的主要壓力之一。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緩解國際物流壓力。鼓勵外貿企業和航運企業簽訂長期協議。依法依規打擊違規收費、哄抬運價等行為。
為穩定加工貿易發展,減輕相關企業負擔,會議還明確2022年對加工貿易企業內銷暫免征收緩稅利息。支持地方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制度,積極開展貿易調整援助工作,助力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
“國務院部署的穩外貿措施很有針對性,在這些政策支持下,明年外貿應該能夠繼續維持穩定、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李春頂表示。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預計今年全年外貿進出口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高質量發展加速推進,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可以圓滿完成“量穩質升”目標任務。明年外貿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商務部將繼續密切跟蹤形勢變化,持續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保持外貿運行在合理區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