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5 14:5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很少有人比拳擊手更加讓人敬畏,他們努力、務實、循序漸進地訓練自己的體魄,每一次出拳都試圖更快、更重、更準。在中國的銅板帶加工領域,楚江新材(002171)董事長姜純是位...
????????很少有人比拳擊手更加讓人敬畏,他們努力、務實、循序漸進地訓練自己的體魄,每一次出拳都試圖更快、更重、更準。
????????在中國的銅板帶加工領域,楚江新材(002171)董事長姜純是位拳擊手。近20年積累,隨著上市公司前次募投項目“銅合金板帶產品升級及產能置換和智能化改造”明年6月全面達產,高端產能在未來三年內逐步釋放,楚江新材高精銅板帶的產量和品質都將進入全球銅板帶的第一梯隊,國內“高精尖”銅基新材大規模依賴進口的產業格局有望被改寫。
????????過去5年,作為產銷量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銅板帶上市公司,楚江新材做到了主營業務銅板帶產能利用率、產銷率、資金回籠率達到3個100%。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10億元,盈利3.6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前3季度各指標依然穩中有增。
????????近日,楚江新材定增收購主營碳纖維復合材料業務的江蘇天鳥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天鳥高新”)正式獲得無條件審核通過,公司在銅基材料深耕數十年的積累的經驗有望向軍工新材料復制,力促中國碳纖維應用新材料產業實現進口替代。
????????在楚江產業研究院二樓辦公室里,楚江新材董事長姜純與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打開了話匣:為何以精細和專注著稱的基礎金屬材料龍頭,要向看似不熟悉的碳纖維新材料領域進軍?雙輪驅動、軍民融合背后,是一套怎樣的連擊?
銅板帶行業的“黃埔軍校”
????????讓詩人留下“天門中斷楚江開”名句的安徽省蕪湖市,明明不具有發展銅加工行業的原料、市場、運輸等先天優勢,卻聚集了A股全部三家以銅板帶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是全國重要的銅基材料加工基地。
????????這三家上市公司多少都和姜純有關。某種程度上,姜純的經歷扣合了中國銅加工產業的發展歷程,也可以解釋蕪湖為何能在這個產業“異軍突起”。
????????先把時間回溯到改革開放的1979年。19歲的姜純闖過高考“獨木橋”,成為江西冶金學院(現在的江西理工大學)的大學生,學的就是壓力加工專業。小時候習武,大學在校期間,姜純發展了打拳擊的特長。
????????1983年大學畢業后,姜純回到家鄉蕪湖,從技術員開始做起,逐漸變成了銅板帶產業的“黃埔軍校”校長。
????????1986年,蕪湖銅帶產業開始起步,當地冶煉廠和蕪湖鳩江區大橋鎮聯營成立了蕪湖市最早的一家有色金屬壓延廠(下簡稱“壓延廠”),但經營不善,瀕臨倒閉,工資發不出,原料都買不起。科班出身的大學生姜純,1991年臨危受命,成了壓延廠的廠長。
????????彼時,國內銅板帶加工還在混沌中求索,雖然下游家電、電力、通訊行業對厚薄、材質的需求不同,廠家的產品卻只能遵循國家標準,制作“標準”產品。但姜純接管壓延廠以后,他帶領技術和生產骨干編制起各種操作、管理規范,根據顧客需要來“找規律”,分行業制定用料和分選、加工工藝等標準。創造性的找到了個性化、定制化、小批量、多品種的新模式。
????????服務跟上了,產品好用了,訂單起來了,公司開始對既往呆賬爛賬加大清收力度。姜純組織了清收小組:客戶若有一萬的欠款,公司哪怕花五萬的代價,也要收回來。接手三年下來,蕪湖郊區的壓延廠不僅沒了壞賬,當時成了當地最賺錢的鄉鎮企業,住在市區的人反愿意去大橋鎮上班。除了壓延廠,姜純后期還挑起了當地有色型材分廠的擔子。
????????這兩家有色金屬加工企業,在姜純手上發展成了蕪湖冶煉廠旗下最掙錢的兩塊資產。到了1998年,蕪湖冶煉廠將內部比較好的資產整合,發起設立鑫科材料并改制上市,壓延廠和型材廠是盈利主體。由于經營能力突出,2000年,姜純也被任命為蕪湖地區、也是中國銅加工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鑫科材料的總經理。
????????2002年國企改革期間,深圳一家民營資本入主鑫科材料,姜純選擇了離職自主創業,建立了楚江集團,其中包括發力黃銅板帶產品的精誠銅業(楚江新材前身)。再后來,以紫銅板帶為拳頭產品的眾源新材上市,加上在錫磷青銅帶和白銅帶上有先發優勢的鑫科材料,蕪湖三家銅板帶上市公司在行業細分領域各領風騷。
????????共通的是,蕪湖銅基加工企業的都借鑒、引用蕪湖壓延廠時代開始摸索出來的一套技術、管理體系。正是有了“黃埔軍校”培養的系列人才,蕪湖這個既不靠近原料基地、也不接近下游市場的地方,反而成了國內銅板材加工重鎮。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