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9 08:0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年報顯示,天華超凈的收入主要來自防靜電超凈技術行業、醫療器械行業和新能源鋰電材料行業。
電鰻快報 文 / 楊力
受鋰電需求推動,2021年天華超凈(300390.SZ)的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然而,在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并未跟上業績步伐。
凈利潤增長超兩倍
2月8日,天華超凈發布了2021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天華超凈實現營業收入33.98億元,同比增長了158.73%;同期歸屬于母公司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9.1億元和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18.44%和274.5%;基本每股收益分別為1.59元/股,同比增長了205.77%。
年報顯示,天華超凈的收入主要來自防靜電超凈技術行業、醫療器械行業和新能源鋰電材料行業。天華超凈的防靜電超凈技術行業實現營業收入6.2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8.36%,醫療器械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5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3.47%,鋰電材料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3.1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8.17%。
由此可見,新增的鋰電行業是天華超凈營收的主要來源。從毛利率來看,鋰電材料行業毛利率為58.67%,也是上述三個行業中毛利率最高的。
近年來,受益于國內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電池高景氣拉動的需求增長,我國鋰電新能源行業發展快速,市場規模高速增長。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顯示,2021年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達到220GWh,相對2020年增長175%。調研同時還預計2025年中國鋰電池市場出貨量將達到611GWh,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
防靜電超凈技術行業是天華超凈的第二大收入來源。資料顯示,防靜電超凈技術產品主要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的靜電與微污染進行防護和控制,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行業。電子信息制造業作為技術創新驅動型產業,近年來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同時工業互聯網、智能化升級和數字新型基礎設施的快速推進對電子信息制造業帶來重要發展機遇。目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穩步增長催生防靜電超凈技術產品業務市場空間不斷擴大,與之相配套的靜電與微污染防控技術水平要求也不斷提高。
來自醫療器械行業的收入曾經是天華超凈的第二大收入來源,2020年曾為該公司創造營業收入7.62億元,然而,2021年該公司來自醫療器械行業的營業收入僅為4.58億元,同比下滑39.91%。
研發投入未跟上業績步伐
另外,電鰻快報注意到,天華超凈的各項費用比較分化,報告期內,該公司的銷售費用為3855萬元,同比減少了19.4%;同期研發費用為5249萬元,同比減少了8.09%;在上述兩項費用下降的情況下,同期該公司的財務費用為3775萬元,同比增長了148.6%;管理費用為1.4億元,同比增長了94.87%。
2014年登陸A股市場,天華超凈的業績保持著高速增長,從2018年至2021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45億元、0.59億元、2.3億元和8.6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55.58%、30.52%、289.8%和274.5%。
天華超凈原主營業務涵蓋防靜電超凈技術產品和醫療器械產品兩大板塊。2018年,該公司與長江晨道、寧德時代等公司共同投資天宜鋰業,切入鋰電產業;2020年11月,該公司完成對天宜鋰業26%股權收購,持股比例增至68%,成為其控股股東。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為新能源鋰電池生產的關鍵原材料。近年來,天華超凈把握行業發展機遇,不斷擴大鋰電池原材料產能,其業績方面已逐步兌現。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天華超凈的研發投入沒有跟上業績增長的步伐。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該公司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3151萬元、5711萬元和5249萬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16%、4.35%和1.54%。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