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0 13:21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招股書,商米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智能商用設備、商用操作系統與IoT云管理平臺等,被廣泛應用于支付、點單、收銀、外賣、繳費、取號等場景。......
????????上海商米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米科技”)擬在科創板IPO的申請于2021年6月28日獲上交所受理,截至目前已過去近8個月,期間上交所對公司進行過一輪問詢,商米科技于2021年11月19日對問詢進行了回復,此后公司的IPO就未再披露新的進展。背靠阿里巴巴、小米集團等巨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商米科技的關注度,但公司存在的連續虧損、毛利率較低等不少問題也引發了市場爭議。
????????根據招股書,商米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智能商用設備、商用操作系統與IoT云管理平臺等,被廣泛應用于支付、點單、收銀、外賣、繳費、取號等場景。從業務的內容及應用場景來看,商米科技在IoT、智能支付等領域的發展似乎與小米、阿里巴巴等“大廠”比較對路,實際上這些巨頭的身影也都出現在了商米科技的股東當中,截至招股書簽署日,阿里系的云鑫創投和小米系的金星創投就分別對商米科技持股29.99%、7.78%。
????????然而,即便有大企業的投資,也難掩商米科技的持續虧損。2018年至2020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66億元、16.44億元、21.8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億元、-2.06億元、484.3萬元,2020年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合計3009.69萬元,除去這些因素影響,公司當年的扣非歸母凈利潤應為-2439.14萬元,公司在招股書中也提示了尚未在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內實現盈利,且截至2020年末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51億元。
????????對于商米科技,除了市場普遍關注的未實現盈利、毛利率低、科創屬性、關聯交易等問題,銀柿財經記者還發現其研發費用構成以及擬募資項目投入也值得注意,尤其是將兩者聯系在一起時,更能看到一直以來商米科技都是在大把花錢給研發團隊發工資。
????????公司對問詢的回復顯示,研發費用在上交所的關切中排名前列。根據招股書,2018年至2020年,商米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28億元、2.6億元、2.6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均超過12%,而公司選定的可比企業新大陸(000997.SZ)、優博訊(300531.SZ)、極米科技(688696.SH)、小米集團(01810.HK)同期的平均研發費用率都不足7%,并且這三年中商米科技研發費用超過70%都是在給研發團隊發工資。對此,上交所就要求商米科技說明研發人員的具體安排,崗位設置和職責分工情況,是否存在與其他崗位員工混同的情形等。
????????從招股書來看,報告期內,商米科技研發人員的平均年薪分別為35.54萬元、38.34萬元、41.79萬元,根據新大陸、優博訊的2020年年報,即使這2家公司當年研發費用全用做人員工資,人均年薪分別也只有17.75萬元、22.35萬元,極米科技2020年年報顯示其研發人員平均年薪也只有21.6萬元,均遠低于商米科技。
????????此外,記者還發現,商米科技的擬募資項目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花大價錢用在研發團隊的工資上。本次商米科技擬募資10億元,智能商用設備研發升級項目和軟件平臺研發升級項目合計將投入8.34億元,然而其中有6.74億元都是研發人員薪酬,占比超過80%。這兩個項目的建設周期預計都是3年,也就是說平均每年要發給研發團隊2.25億元,若按照公司2020年研發人員41.79萬元的平均年薪計算,這些錢可以擴招超過500個研發人員。
????????公司加大投入進行發展以及擴大團隊規模無可厚非,但是商米科技在2019年曾獲得大筆融資,貨幣資金從2018年末的1.25億元增長至2019年末、2020年末的6.57億元和7.39億元,且后兩年的這些貨幣資金約99%都是銀行存款,但公司2020年2.02億元的研發人員薪酬僅比2019年高出約830萬元。
????????這就比較令人費解,公司當年寧可大筆資金存在銀行都沒怎么加大研發投入、擴充研發團隊,難道是如今要IPO了又想起這些事?還要募資花掉近7億元的大價錢發工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