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1 13:07 |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環保行業市場規模巨大,包括了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物和噪聲污染等領域的治理,而大氣污染治理是其中的重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雙碳”政策下,我國對大氣污染的防治力度不斷加大,環保政策與環保行業成為近年來資本市場持續關注的焦點。2022年3月30日,深耕大氣污染治理的元琛科技(688659.SH)公布了其上市以來首份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元琛科技實現營業收入5.02億元,同比增長9.5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44.7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53%。凈利率實現14.03%,相比去年同期提升0.5個百分點。此外,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35元(含稅)。
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和歷史機遇下,元琛科技持續做好產品研發和綜合服務能力建設,產品聚焦超低排放煙氣除塵和脫硝環節的核心部件,在全面超低排放過程中迎來了良好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
“雙碳”政策時間明確
大氣環保行業空間廣闊
環保行業市場規模巨大,包括了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物和噪聲污染等領域的治理,而大氣污染治理是其中的重點。大氣中的煙塵和NOx排放主要來自電力行業和鋼鐵、水泥等非電行業。電力行業的煙氣治理最早起步、效果顯著,隨著燃煤電力行業的環保改造接近結束,非電行業成為尾氣超凈排放改造的主戰場。
我國鋼鐵、焦化、水泥、玻璃等行業產量均占世界的50%以上,國內分布了40多萬臺量大面廣的燃煤鍋爐,城中村、城鄉接合部和農村的采暖用煤數量更是驚人,以上產生的煙氣粉塵和NOx的排放量占全國 3/4 以上。“十四五”期間,超低排放標準限值及治理政策要求會越來越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重點區域的鋼鐵、燃煤機組、燃煤鍋爐實現超低排放,到2025 年VOCs、NOx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10%以上。
隨著電力行業靈活性改造的實行,鋼鐵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意見的全面實施,煙氣凈化產品的市場空間將持續擴大。而元琛科技長期致力于工業煙氣治理領域產品的研發投入,隨著超低排放在各行業滲透率的加深,公司的規模和市占率有望持續提高。
袋式除塵成為市場主流
脫硝催化劑迎來更新周期
元琛科技聚焦大氣污染防治中的過濾材料、煙氣凈化系列環保產品,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核心產品包括各類耐高溫、耐腐蝕濾袋和SCR脫硝催化劑,專門用于治理工業煙氣中的煙塵和氮氧化物。
公司的超低溫催化劑可無需或減少煙氣的溫升,在極低溫度(>140)下即可煙氣脫硝,該產品已經應用于東營創進危廢焚燒、珠海長興廢氣焚燒等項目中。而超高溫催化劑已完成中試,進入產業化階段。同時,石灰窯SCR脫硝催化劑在國內成功實現首臺套應用。報告期內,脫硝催化劑實現收入2.6億,銷量同比增長49.95%,收入同比增長34.9%。
除塵設備用于將粉塵從煙氣中分離出來,目前主流技術分為袋式除塵、電除塵和電袋復合除塵。因為袋式除塵的效果更優,且運營能耗成本較低,近年來增長速度快,市場占比已超過一半。而袋式除塵正是元琛科技的產品主攻方向,在技術與產品上具備優勢。報告期內,公司的濾袋業務實現收入1.9億,銷量同比增長23.5%,收入同比增長18.96%。
在除塵器中,關鍵的核心組件是除塵濾袋,屬于需要持續更換的耗材類物料,隨著袋式除塵市場占有率的提升,除塵濾袋的消耗將持續增加。目前,元琛科技的濾袋產品已應用于國內電力公司多臺裝機容量1000MW及以上機組,2017-2019年在國內高溫過濾材料行業排名前五,安徽省排名第一。同樣,催化劑也屬于耗材類產品,一般3~5年就需要更換。國內燃煤電廠從2014年開始大規模啟用SCR催化劑進行脫硝,如果以4年為更換周期,今年或將進入催化劑報廢高峰,存量市場的置換有望維持并拉動公司脫硝催化劑高速增長。
積極上下游產業鏈延展
打造環保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服務商
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元琛科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形成了從技術和產品研發向產業應用快速轉化的技術能力體,不斷攻克低溫脫硝技術難題,形成了電力、鋼鐵、焦化、水泥等多個細分領域的產品迭代產業鏈。在不斷穩固電力市場行業地位的同時,加大了鋼鐵、建材、垃圾焚燒、光伏玻璃等非電行業的市場投入,分別與山東國舜集團、光大環境、北京中晶環境、中鋼天澄、博奇環保、海螺水泥等知名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布局高溫濾袋和超低溫催化劑市場。
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7.35%,研發收入同比提升至6.45%,擁有專利124 項,其中發明專利31項。同時,元琛科技圍繞節能降碳服務的產業鏈進行了延展,子公司康菲爾從催化劑全壽命管理檢測中心衍生至第三方材料及環境檢測服務,為下游客戶提供全壽命周期環保服務,以保證現場機組長期穩定運行。
未來,元琛科技將深入解決用戶痛點,從定制化脫硝催化劑和環保過濾材料出發,結合第三方檢測與智能終端運維,將產品使用現場數據物聯、能耗及排放監測、排放端碳捕集封存與利用相結合,打造成生態環境全生命周期的綜合型科技服務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