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 13:5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快評]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顧煒宇教授首先對宏觀經濟的直觀影響及如何正確理解宏觀經濟給大家做了講解。他指出,想要理解宏觀經濟,以及判斷經濟未來的趨勢,需要自己有分析宏觀經濟的大框架,同時對...
3月31日晚,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經濟學碩士生導師、MBA導師顧煒宇教授做客微淼教育直播間,為廣大直播間的觀眾帶來題為《“共同富裕”——談2022宏觀經濟金融形勢與政策》的線上講座。
本次線上直播講座參與人數達5.5萬人次,互動點贊量達33.9萬,用戶平均觀看時長近1小時。本次講座顧煒宇教授從 “共同富裕提出的背景與含義、共同富裕背景下2022年經濟政策基調、以及共同富裕背景下2022年需關注的重點”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與解讀,并就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的直觀影響進行了講解。
顧煒宇教授首先對宏觀經濟的直觀影響及如何正確理解宏觀經濟給大家做了講解。他指出,想要理解宏觀經濟,以及判斷經濟未來的趨勢,需要自己有分析宏觀經濟的大框架,同時對這個框架是如何運轉的也要有清晰的把握和感知。宏觀經濟包羅萬千,涉及到很多方面,有了分析框架,才可以真正化繁為簡,學會透過各種現象,看到宏觀經濟運行的本質。
共同富裕的含義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在微淼教育直播間,顧煒宇指出,市場經濟條件下,居民的收入和財富不可能完全同步增長,由于多種原因產生一定的收入和財富差距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雖然,一定范圍內的收入差距會產生激勵作用,推動低收入人群更加努力。但是,如果收入和財富的差距過大,則會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經濟社會的發展。
從全球來看,收入和財富分配經歷了多個平等和不平等周期的交替過程。特別是近年來,部分發達國家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平等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因此而產生了多種負面影響。反觀我國自身,在吸取國際教訓的同時,必須清晰的認識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居民收入和財富差距過大等需要引起關注。在此背景下,推進共同富裕不僅可以緩解我國的分配矛盾,實現社會和諧安定,還能促使經濟發展成果被全體人民共享。
因此,推進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能夠彰顯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其次,共同富裕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再者,共同富裕能緩解我國分配問題,并為全球不平等問題的解決提供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2022年中國經濟形勢與政策展望
后疫情時期,2022年中國經濟形勢會怎樣呢?顧煒宇教授在微淼教育直播間指出,自今年三月份以來,盡管我國經濟各項指標都有所好轉,但經濟的全面恢復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并且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綜合各方面最新情況來看,“俄烏大戰”、“疫情”尚未結束,特別是境外疫情還相當嚴重,短期內中國經濟出現快速反彈的概率并不大。加之,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國際海運的高企,再疊加2021年外貿基數較高的因素,2022年外貿運行或將面臨不小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便提出2022年中國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同時可以看到國家對此而做的一系列政策,如貨幣政策側重信貸增長、財政政策趨于寬松、結構性改革政策促增長等都為2022年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直播中,顧煒宇教授從“穩信貸”角度出發,解讀了政策支持暗含的三大亮點:1)配合財政前置發力的基建配套貸款將在2022年上半年出現回升。2)主要是由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撬動的信貸增長。預計2022~2023年每年存在1.2~1.4萬億的碳減排資金需求,若70%從信貸渠道獲得,則將撬動2022年信貸約9000億元。隨著近期還有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落地,由此預計后續結構性工具撬動的信貸需求不會很弱。3)伴隨中下游成本壓力減弱,制造業中長貸增速將保持當前的良好趨勢,不排除邊際上會取得進一步改善。
顧煒宇指出:政策空間的大小決定了未來政策操作的可持續性。因此,準確認識當前的政策空間,對于部署中長期宏觀經濟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至關重要。
開年“三線索”和“三支撐”
直播中顧煒宇教授就2022年開年政府采取的三大政策進行了分析解讀。他表示,伴隨疫情開始以來,中央采取的政策值得肯定。在財政、貨幣、產業政策等方面,國家及時推出的紓困和刺激措施,有效防止了經濟大程度的下滑,且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使財政政策發揮出更加積極、更加靈活的作用。具體表現在能耗雙控、地產調控邊際放松已經開啟、海外資本開支的強勁會構成出口結構性支撐三條線索。
與此同時,面對2022年經濟的增長目標、重紓困還是重刺激、重老基建還是重新基建、財政政策的空間、貨幣政策的空間等,都需要新的支撐點。對此,顧煒宇教授在微淼教育直播間提到“未來經濟觸底反彈的三大支撐”,一是債務長周期尾部曙光乍現,二是共同富裕改革的推進,三是科技制造動力的延續。
顧煒宇介紹到,綜合付息率、杠桿率、違約率的變化,中國新的一輪債務周期可能會在2023年之后到來;與此同時,伴隨2022年共同富裕政策的推進、稅改制度的加強等國貨消費、制造業升級等主線將會迎來進一步的發展,存在直觀的投資機會。當然,除了共同富裕的政策層面,中下游行業格局的變化也是下游消費品價格改善的支撐點。多數下游偏消費型的行業集中度都在疫情之后產生了一些變化,集中度明顯提升,這個變化對應到2022年而言,也成為了CPI漲價環境的支撐。此外,2021年7月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呈現鮮明特點,有超六成屬于核心基礎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領域,九成集中在制造業。由此可見,2022年對于重點產業鏈的設備以及基礎零部件國家的重視將進一步加大,科技制造依然是應對2022年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支撐點,這其中包括長板優勢的擴大,也包括補齊短板的機遇。
正如國泰君安最新發布的《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舊葉催新芽,新芽化新花》報告所描述的那樣:2022年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經濟結構分化短期加劇,舊經濟資源進一步向新經濟流動,舊葉催新芽。
據了解,微淼教育此前就與中央財經大學聯合發布了《國民財商教育發展白皮書(2021年)》;同時,為給廣大學員提供專業豐富的金融理財知識,雙方攜手打造了《中央財經大學微淼合作課》,涵蓋《宏觀經濟學》、《金融學》、《企業戰略管理》等三個專業的內容。本次微淼教育再度攜手中央財經大學開展專業財經知識的科普直播,更加印證了微淼教育做專業財商教育的決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