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11:07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萊特光電主營業務為OLED終端材料和OLED中間體,下游客戶主要為國內主流OLED面板廠商。在進入每年消費電子旺季之前,隨著國內外各品牌廠商新品發布,相關概念股的上漲并不稀...
在近十個交易日股價累計漲幅達到143.21%,于6日盤中錄得5連板后,萊特光電(688150.SH)于昨日晚間就相關規定列屬的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發布風險提示公告。截至發稿,8日萊特光電股價盤中下跌超15%。
萊特光電主營業務為OLED終端材料和OLED中間體,下游客戶主要為國內主流OLED面板廠商。在進入每年消費電子旺季之前,隨著國內外各品牌廠商新品發布,相關概念股的上漲并不稀奇。
然而作為一支小市值次新股,正如萊特光電在風險提示公告中所述,其業績增長會受下游直接客戶乃至終端廠商的產能釋放及需求變化影響,尤其是結合今年以來的諸多市場消息來看,具有一定不確定性,讓連日來的股價飆升看似有著些許反常。
萊特光電目前已經進入京東方、華星光電、和輝光電、天馬等廠商的OLED有機材料供應鏈體系,不過營收結構來看,公司對京東方的依賴較大。2019年至2021年,來自京東方的營收占比分別為86.16%、74.22%、65.63%。
從行業來看,顯示面板整體處于供給過剩的狀態。萬聯證券指出,自21年Q2以來,由于疫情導致的額外需求逐漸減弱,疊加面板廠產能增長過快,根據當前產能及需求情況推算,預計供給過剩將覆蓋22年全年。據群智咨詢全球智能手機面板出貨追蹤數據,今年Q1全球智能手機智能面板出貨約4.36億片,同比下降約12.5%,環比下降約14.7%,整體出貨持續走低。
與此同時,從OLED顯示面板行情來看,產品正經歷價格下跌階段,成本也由此轉嫁予上游供應廠商。日經亞洲消息報道稱,今年第一季度,指標性產品65英寸OLED電視面板批發價格環比下跌5%,銷量最高的55英寸面板價格也下滑4%,兩項數據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下跌,預計未來可能會繼續保持該趨勢。
并且,按照萊特光電與第一大客戶京東方簽訂的框架協議,約定同一合同產品的價格每年要降價一定幅度。意味著未來若萊特光電方面無法通過持續推出新產品降低老產品價格下降的影響,或新產品的定價大幅下降,則可能面臨毛利率下降進而影響營收能力的風險。
萊特光電也在其風險提示公告中稱,生產成本的降低是OLED顯示面板逐步提升在下游應用領域滲透率、不斷擴大市場占有率的必經之路。“量升價跌”也是其行業內常見的銷售情況。
事實上在今年3月18日登陸科創板的首日,萊特光電即迎來破發,其中開盤價較22.05元/股的發行價跌去19.29%。其后近兩個月內,股價緩中有降,期間4月27日跌至11.59元/股的最低點。
6月1日迎來再度的漲停后,公司股價才在近期首次超過發行價。值得關注的是,龍虎榜數據顯示,當天即有機構一次性賣出12759.21萬元,若粗略按當日最高股價26.38元/股計算,至少賣出483.67萬股。
據Choice截至3月31日的數據顯示,萊特光電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東均為新進,包括景順長城、興全等多家公募基金建倉。但其中第一大流通股東——景順長城電子信息產業基金的持股數,也僅為172.69萬股。
這意味著從上市首日破發,至近期股價連板漲回至發行價以上,期間有公募基金機構不斷加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