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 09:01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楊力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該公司是一家以設計為導向的生活用品全球零售商。此次在香港IPO,名創優品擬募集的9.08億港元,將被名創優品用于門店網絡擴張和升級、供應鏈改善和產品開發,增強技術能力...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名創優品(紐交所代碼:MNSO)在香港再次啟動IPO,目前該公司業績仍處于虧損狀態,且受疫情影響,該公司的收入增長乏力。
再次IPO 業績仍虧損
美國東部時間6月29日,名創優品發布公告,該公司擬在香港IPO向全球發售4100萬股普通股,其中,6月30日在香港發售410萬股,6月29日向全球發售3699萬股。該公司每股發行價不超過22.1港元,每手200股,預期將于7月13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名創優品表示,該公司是一家以設計為導向的生活用品全球零售商。此次在香港IPO,名創優品擬募集的9.08億港元,將被名創優品用于門店網絡擴張和升級、供應鏈改善和產品開發,增強技術能力、繼續投資品牌推廣及培育,以及可能收購或投資與其業務互補的業務或資產等方面。
2020年10月,名創優品正式登陸紐交所,但登陸資本市場并沒有給該公司帶來業績上的提升。截至6月30日的2020財年和2021財年,該公司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62億元和-14.15億元,虧損在擴大。同期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0.7億元,在2019年89.8的基礎上只增長了1%。
對于2021財年的巨額虧損,名創優品解釋稱,其間產生大量與具有可贖回及其他優先權的實收資本,或具有其他優先權的可贖回股份的公允價值變動,導致了部分虧損。
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名創優品的營業收入為77.68億元,實現凈利潤4.33億元。2022年第一季度,該公司的營業收入為23.4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22.3億元僅增長了4.9%,同期該公司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267萬元,較2021年同期的12186萬元下降了24%。
內銷增長緩慢
名創優品于2013年在廣州創立,該公司依靠性價比的產品與加盟模式,用了7年時間登陸美國紐交所敲鐘上市。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該公司已有5000多家名創優品門店,3168家位于中國,其中99.3%是加盟商門店;海外門店約有1900家,代理商門店占比逾八成。該公司已經累計進入全球約100個國家和地區。
2022年第一季度,名創優品來自國內市場的收入為18.23億元,占比為77.9%;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為5.18億元,占比為22.1%。在國內市場上,名創優品的收入主要來自兩個品牌:MINISO和TOPTOY,今年第一季度,兩個品牌在國內市場上的收入占比分別為92.5%和6.1%。
受疫情影響,名創優品的收入增長乏力,2022年第一季度,該公司來自國內市場的收入和來自境外市場的收入同比分別增長了2%和17%。
盡管海外市場收入增長較快,但目前名創優品的業績主要依賴國內市場。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6月30日止財政年度以及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名創優品海外市場的收入分別為30.30億元、29.35億元、17.81億元及人民幣13.41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32.3%、32.7%、19.6%及24.7%。2022年第一季度,該公司來自海外市場收入的占比已經降至22.1%。
盡管海外市場收入占比不高,但該公司仍在積極布局海外業務,最近半年來該公司已將門店開去了曼哈頓、紐約等地。名創優品在此次IPO的招股書中披露,此次赴港上市所募資金用途中,除重視在國內下沉市場拓店外,還計劃將約15%即1.2億港元的款項用于升級和擴大國際市場的門店網絡。
除了來自國外市場收入占比徘徊不前外,該公司國內市場的新品牌發展并不理想。2020年12月名創優品推出潮玩新品牌TOP TOY,招股書顯示,2021年下半年,TOP TOY收入2.4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TOP TOY共有89家門店,其中84家為加盟店。受疫情影響,2022年第一季度,TOP TOY只新開了3家店。此前2021年4月,TOP TOY曾對外表示2021年要開100家店。
除了上述收入增長乏力等問題外,名創優品與供應商關系也存在一些問題。目前該公司主要是通過代工廠生產省掉中間環節和營銷成本,并減少自身的存貨壓力實現的。但這就導致了該公司于供應商的緊張關系。今年5月名創優品的供應商瑩特麗科技起訴該公司,最終名創優品在一審、終審均敗訴,并且因合同違約被判賠173萬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