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14:54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每年會有那么一兩波公募基金人士離職潮,年內已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離職。很多知名基金經理在離任公募后,選擇了創立或者加盟私募。...
今年3月底頂流基金經理周應波離職成立私募,成為了公募基金圈的重磅消息。
時隔4個多月,周應波又有新動態。中國基金業協會公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顯示,周應波創立的上海運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運舟私募”)于7月11日備案登記。
每年會有那么一兩波公募基金人士離職潮,年內已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離職。很多知名基金經理在離任公募后,選擇了創立或者加盟私募。
攜手老同事創業
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公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顯示,上海運舟私募于7月11日備案,注冊資本2000萬元,實際控制人為周應波。
周應波于3月30日卸任所管的最后一只基金中歐創新未來基金經理。從2014年10月加入中歐基金到今年3月30日,周應波完成了在中歐基金所管的最后一只基金的交接,也結束了7年多在中歐基金的履職生涯。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周應波所管基金規模達到576.33億元,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達29.33%。
公開資料顯示,周應波為北京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碩士,曾任職平安證券行業研究員、華夏基金行業研究員、中歐基金基金經理。
在周應波離任后第二天,其創辦的上海運舟私募成立。該公司由周應波、陸文俊等六人出資,周應波、陸文俊、劉磊認繳比例分別為47%、32%、15%,符旻、翟鵬、呂一聞認繳比例各為2%。
周應波現擔任上海運舟私募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陸文俊和符旻分別任上海運舟私募的總經理、合規風控負責人。而周應波、陸文俊和符旻三人曾是在中歐基金工作時的老同事。
公開資料顯示,陸文俊曾任職于富國基金、東吳證券、長信基金,還曾擔任銀華基金副總裁。陸文俊于2013年開始擔任中歐基金專戶投資部總監,在中歐基金任職長達5年多。
2009年,陸文俊管理的銀華價值優選斬獲業績亞軍,緊隨王亞偉掌管的華夏大盤精選之后。符旻曾任職德邦證券、嘉實基金、銀華基金,于2015年加入中歐基金擔任風險管理部負責人。
頂流基金經理頻“奔私”
每年會有那么一兩波公募基金人士離職潮,年內已經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離職。很多知名基金經理在離任公募后,會選擇創立或者加盟私募。
于1月離任的興證全球原副總經理董承非加入了??べY產,任公司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董承非基金從業資格證書已于2月14日變更,昔日“興全三劍客”杜昌勇、王曉明、董承非再聚首。
同樣于1月份離任的華安基金原投資總監、基金經理崔瑩和在5月份離任的原易方達基金經理林森都已經加盟上海勤辰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
于今年2月因個人原因離職的博時基金原基金經理葛晨火速加盟了高毅資產,基金從業證書的變更日期為2月17日。
“公奔私是行業比較常見的,很多知名頭部私募管理人大多有公募基金從業經歷。過往主要有3至4次的公奔私高潮,最近這一兩年又是一次新的高潮。公奔私主要是因為私募商業模式中可計提超額收益,使得基金經理做好超額、控好回撤動力更足,客戶體驗感提升。此外,部分基金經理需要個人成長空間,部分公募大佬需要一個實現自身行業理想的地方。”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榮浩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
雖然“公奔私”或許可以讓部分公募大佬實現自身理想或能更自由地投資,但轉戰私募并非都是坦途,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公募為相對收益,要求的是跟同行比短期業績;私募追求的是絕對收益,要求更高。公募在渠道銷售上非常廣,規模在賺錢效應好的周期中提升得特別快;私募則非常考驗其高凈值客戶群及是否有好的銷售渠道。
證監會于5月份發布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及其配套規則規定,公募基金管理人建立員工離職靜默期制度,基金經理等主要投研人員在離職后1年內不得從事非公募基金投資管理等工作。
6月20日起,如果公募基金經理奔私,就需要1年的靜默期,這加大了對“公奔私”的約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