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 16:17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部分‘千億房企’也陷入虧損狀態,這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造成的,主要表現是收支不平衡。”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云祥向記者表示,一是因受市場下行等因素影響,造成銷...
房地產行業的縮表陣痛到了何種程度?從上市房企已公布的2022年中期業績預告可見一斑。
截至8月2日,據Wind數據顯示,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A股74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22年中期業績預告,按照預告凈利潤上限這一指標,這74家房企合計虧損196億元;若按照預告凈利潤下限這一指標,則合計虧損280億元。
“利潤下行及虧損的主要原因,一是結算項目減少所致(同期支出并未同比例減少),二是受資產減值影響,企業需計提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從而影響當期利潤。”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債務違約房企現在的回款是靠資產打折、降房價換來的,預計未來一兩年內的業績表現可能還會繼續虧損。
資產減值等多因素導致虧損
在上述74家房企中,34家盈利,占比為46%,剩余40家皆虧損。按照業績預告類型來看,僅有5家預增,其余皆是預減、續虧、首虧等狀態。其中,盈利大戶為招商蛇口、金融街,預告凈利潤上限分別為21億元以及12億元;虧損額度較大的則是藍光發展、陽光城、榮盛發展等房企,虧損額皆在18億元以上。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多家房企的公告發現,上述房企虧損原因主要歸為以下幾點:一是受債務風險影響,本期完成售房履約義務并納入結算的項目銷售毛利較低;二是為維持公司持續經營,確保項目交付,各項運營支出仍在持續發生;三是美元債產生的匯兌損失;四是項目結算規模下降,主要是受市場低迷以及公司流動性承壓影響;五是為了加快回款,部分房企以價換量實現項目去化,在利潤率面臨下行壓力的行業趨勢下加劇了毛利率下降程度;六是資產減值損失,這一損失數額高者達到29億元。
“部分‘千億房企’也陷入虧損狀態,這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造成的,主要表現是收支不平衡。”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云祥向記者表示,一是因受市場下行等因素影響,造成銷售去化受阻,同時,前期所拿高價地也對利潤空間造成壓力;二是一些企業的資產出售計劃未能順利實施;三是三費、工程投入、以及債務償還等大量資金仍在支出。
“債務違約房企銷售預期不利加劇資產潛在減值壓力,其資產處置也將影響當期損益。此外,部分中小房企則面臨區域市場下行壓力、持有業務收入減少、轉型業務收入增長滯后等問題。”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表示,連續虧損企業當前經營困難,長期發展潛力存在壓力,這將打擊投資人信心,影響企業融資活動,也將導致企業基本面惡化,可能觸發退市風險警示。
更重要的是,從2022年中期業績預告來看,出現數十億元虧損的房企,多是出險房企,其多已經發生債務違約,扭虧之路很難走。那么,上市房企的虧損面會繼續擴大嗎?
扭虧之路如何走?
“目前這些企業要改變虧損現狀需要經歷較為復雜的過程,比如債務處理、銷售回款、是否能得到融資等關乎企業生存的關鍵要素都相互影響和互相制約。”肖云祥表示,一般情況下,公司會采取出售資產這種大宗交易的方式來快速扭轉虧損現狀,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企業提升銷售去化能力,降低支出,恢復自身造血能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但這亦需要更為有力的政策助力或相關主體來盤活。
“仍需圍繞‘開源節流’出發,有營收壓力的房企可以通過與優質房企合作的形式回流現金,積極解決企業自身的問題。”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關榮雪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同時,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加強銷售回款。
劉水也直言,出險企業應盡快進行債務重整,走出流動性危機,改善基本面,恢復日常經營活動。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虧損高達數十億元的出險上市房企而言,未來經營表現將如何?
在肖云祥看來,出險企業虧損狀況大概率還會持續,但虧損幅度會收窄。而對于正常經營企業而言,利潤空間會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主要是受樓市寬松政策效力逐漸釋放、市場銷售回暖、集中供地拿地成本降低等因素的影響。
關榮雪則認為,由于房地產市場仍處恢復階段,寬松政策頻頻出臺,但實際效果較有限,而且不少房企下半年償債壓力仍然不小,未來虧損形勢的改善幅度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對此,劉水則稱,受市場下行持續影響,未來不排除虧損企業繼續增加的可能性,畢竟,行業整體業績仍需待市場回暖后才能向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