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31 14:26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白云山此后披露的2022年半年報備受關注,數據顯示,公司實現了營收與凈利潤的增長,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顯著下滑,其中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50%...
盡管左手金戈(“國產偉哥”),右手王老吉,白云山(27.190, 0.14, 0.52%)的凈利潤增長速度也開始顯露出疲態(tài)。
今年以來,白云山風波不斷,先是在6月,“利潤奶牛”王老吉被多家媒體曝出卷入品牌授權風波,被質疑涉嫌虛假宣傳等;再是8月9日,白云山旗下三家子公司因在過往五年內存在藥品虛高定價、套取資金等情況,被國家醫(yī)保局通報并勒令對涉案的87種藥品進行降價等整改。
白云山此后披露的2022年半年報備受關注,數據顯示,公司實現了營收與凈利潤的增長,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顯著下滑,其中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50%,而去年同期的這一數字為41.84%。
不僅如此,白云山的兩大拳頭產品金戈及王老吉分別面臨未中標集采及疫情影響帶來的壓力。《華夏時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白云山董秘辦,問詢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速同比下滑的原因,工作人員表示凈利潤出現波動是正常的,具體原因他們還需向公司財務部門了解。
凈利潤增速下滑
白云山自199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醫(yī)藥健康產業(yè),目前形成大南藥(醫(yī)藥制造業(yè)務) 、大健康、大商業(yè)(醫(yī)藥流通業(yè)務) 及大醫(yī)療在內的四大板塊。
得益于收購廣州醫(yī)藥與王老吉股權,白云山在2018年凈利潤更是大增66.90%,并實現了連續(xù)10年的凈利潤增長。不過在2019年,白云山由凈利潤增長轉為下滑7.33%,之后的2020年,白云山凈利潤降幅再次加大,同比下降8.58%。
對于凈利潤連續(xù)兩年出現下滑的原因,白云山年報中提到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原料及交通運輸等受到一定影響,全國醫(yī)療機構門診量與藥品終端需求大幅下降,快消行業(yè)市場受到嚴重沖擊,導致集團相關業(yè)務板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021年上半年,白云山迎來轉機,營收和凈利潤出現了大幅增長,實現營業(yè)收入約361.29億元,同比增長18.57%;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02億元,同比增長41.8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同比上升53.35%。原因是在報告期內,隨著國內新冠疫情的逐步緩和,市場需求回升,公司下屬企業(yè)的銷售及主營業(yè)務利潤增長,同時集團加強資金管理,資金收益同比增加,致使利潤總額同比增加。
最終白云山在2021 年全年實現了凈利潤的扭虧為盈,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上升 27.60%,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25.83%。
從2022年中報數據看,白云山保持了業(yè)績增長,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收372.20億元,同比增長3.02%;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90億元,同比增長3.50%。不過,與2021年同期的凈利增幅相比,增速下降幅度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山在今年上半年獲得了一筆3.20億元的政府補貼,使得其它收益同比增長308.50%。對于政府補貼的補助原因或項目,白云山公告顯示,主要資金用途包括穩(wěn)崗補貼、研發(fā)投入、基地建設等,其中投入資金較高的項目有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yè)有限公司南沙基地項目建設、白云山廣譜抗腫瘤“籃子藥物”RET抑制劑1類新藥臨床前研究以及廣州白云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藥總廠阿莫西林顆粒、諾氟沙星膠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頭孢氨芐膠囊等的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等。
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白云山在2022年上半年的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出現下滑,為23.00億元,較上一年同比減少7.82%。
核心品牌競爭力隱患
大南藥是白云山第一大業(yè)務板塊,主要從事中西成藥、化學原料藥、天然藥物等的研究開發(fā)、制造與銷售。在白云山2021年業(yè)績猛增時,年報中提到了枸櫞酸地那非片(商品名“金戈”)、滋腎育胎丸、小柴胡顆粒、阿莫西林系列、注射用頭孢呋辛鈉、華佗再造丸及保濟系列等產品的銷售收入同比實現較快增長。
以“涼茶一哥”王老吉為主的大健康板塊是白云山的另一利潤王牌,是白云山當初以13.89億元巨資購買至控股股東廣藥集團,主要產品包括王老吉涼茶、刺檸吉系列、潤喉糖、龜苓膏等。
“國產偉哥”枸櫞酸西地那非和王老吉分屬大南藥和大健康板塊。2022年中報顯示,白云山大南藥和大健康在報告期內營收同比分別減少1.70%和1.25%,大健康板塊更是毛利率也同比減少 2.68 %。
作為國內首個“偉哥”仿制藥,金戈是白云山毛利率最高的產品,其毛利率高達88.60%。據白云山2021年年報,在其營業(yè)收入排名前10的產品中,第一即為枸櫞酸西地那非片,2021年白云山生產了1.17億片金戈,產量同比增長43.72%;共銷售0.98億片,收入9.88億元,同比增長18.73%。
然而,金戈在國內同樣面臨著不少競爭對手,比如“力哥”“勁哥”等其他藥企產品,處在不同申報階段的企業(yè)也達到兩位數。同時更有集采“靈魂砍價”的考驗,在2020年8月的第三批國家藥品集采中,齊魯制藥所生產的“偉哥”仿制藥千威就以2.08元/片(25mg)的價格中標,而金戈卻意外失標而出局。
對于金戈的落標,雖然白云山表示該產品主要在連鎖藥店等終端銷售,但是與集采藥每片近十幾元的差價,可能讓金戈的銷量受到沖擊。
不僅如此,金戈還陷入了一場股東利益分配糾紛官司中。與白云山起紛爭的康業(yè)元系廣州白云山醫(yī)藥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股東之一,持有49%股權,另外51%股權的持有者為上市公司白云山。2019年以來,因為金戈利益分配問題,雙方的口水戰(zhàn)幾經周折,白云山2021年年報中顯示,至今雙方仍未對金戈利益分配達成一致意見。
王老吉也同樣存在競爭力可持續(xù)問題。近年我國涼茶市場增速在持續(xù)放緩,中研普華產業(yè)研究院發(fā)布數據顯示,2012-2017年涼茶市場增速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18年,涼茶市場規(guī)模只剩下470億,同比下降18%。另外,有數據顯示,涼茶在家庭滲透率方面,已經從超過50%下降到45%,逐漸轉為弱勢。疫情后的涼茶市場走勢更是不容樂觀。
不僅如此,“王老吉”品牌被白云山巨資收購之后,開始了大力開發(fā)貼牌生意,多元化的貼牌產品在帶來營收增加的同時,也導致各種關于貼牌產品宣傳、營銷的質疑和糾紛出現。
“不斷追求創(chuàng)新研發(fā)才是品牌常青的基石”醫(yī)藥產業(yè)戰(zhàn)略顧問周樹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低質量的品牌拓展,以及盲目授權,是一種短視行為,長期看將會透支品牌的價值,甚至葬送品牌的生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