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14:34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前三季度,滬市主板公司業績實現穩定增長。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滬市主板1669家上市公司完成三季報披露。前三季度,滬市主板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7.23萬億元、凈利潤3...
記者從上交所獲悉,截至10月31日,除多地上市紅籌企業中芯國際、百濟神州和諾誠健華外,滬市2149家公司披露前三季度經營業績信息,滬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38.01萬億元、3.48萬億元。
總體來看,滬市公司主要業績指標保持穩定增長,龍頭公司帶動產業鏈安全穩固,綠色產業布局已初具規模,消費等階段性困難行業顯示出邊際修復的積極態勢,其中,科創板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較大幅度提升,充分體現了“硬科技”公司的活力和韌性,成為新時代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支生力軍。
制造業投資實現較快增長
前三季度,滬市主板公司業績實現穩定增長。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滬市主板1669家上市公司完成三季報披露。前三季度,滬市主板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7.23萬億元、凈利潤3.39萬億元、扣非后凈利潤3.2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和6%。
從行業來看,行業修復態勢更加均衡,前三季度,滬市主板公司近九成大類行業實現盈利,其中超三成行業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雙增長。
龍頭公司帶動產業鏈安全穩固。滬市主板各大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集聚效應和外溢效應,在引領行業自身成長的同時,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前三季度,滬市光伏、汽車、半導體等產業鏈在龍頭公司的帶動下均成績喜人。以光伏行業為例,2022年前三季度,受海外及國內市場裝機需求量不斷增長影響,上游硅料龍頭通威股份獲得超三千億元大額銷售長單,營收、凈利潤同比增長119%、266%;上中游單晶硅龍頭隆基綠能受益于海外出口收入增長及匯兌收益,營收、凈利潤同比增長55%、45%。
制造業投資實現較快增長。前三季度,滬市主板制造業長期資產購建支出保持較快增長,合計支出5545億元,同比增長21%,高于實體企業整體投資增速近15個百分點。受制造業補鏈強鏈影響,在產業升級驅動下,汽車、電氣機械、化工、有色金屬加工、造紙表現突出,投資增速分別達23%、21%、35%、84%、22%。
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引領下,滬市主板綠色產業布局已初具規模,從上游的原材料、中游的設備制造到下游的應用系統環節,打造了一支踐行“雙碳”目標的“先鋒隊”,綠色新興行業業績保持較快增長。風電、水電、光伏等清潔發電行業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達25%、9%、22%。
“硬科技”助力穩經濟大盤
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科創板公司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堅持聚焦主業、創新發展,助力穩經濟大盤,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實現較大幅度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科創板480家上市公司通過三季報、上市公告書等形式披露了2022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信息。480家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822.14億元,同比增長33%;實現歸母凈利潤891.24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760.68億元,同比增長26%,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龍頭公司和先導行業業績穩健,“專精特新”企業迸發活力。科創50指數成份公司發揮穩增長引領作用,除尚未披露三季報的中芯國際外,其他成份公司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785.97億元,同比增長46%;實現歸母凈利潤402.38億元,同比增長44%;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占板塊整體的48%和45%。作為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聚集地,科創板已有223家上市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涌現出一批細分行業龍頭和“隱形冠軍”,為產業鏈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提供有力支撐,推動我國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
“硬科技”助力穩經濟大盤??苿摪骞綢PO募集資金總額達到7331.51億元,募投項目主要用于研發升級、產能擴充,截至目前募集資金使用進度約六成,一大批項目投產落地,有力地支持了穩經濟大盤。
研發投入疊創新高。前三季度科創板公司合計研發投入金額達681.1億元,同比增長33%,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6%。
外資持倉保持穩定
前三季度,滬市公司外資持倉保持穩定。前三季度,以滬港通、QFII、RQFII為代表的外資凈合計買入滬市主板約470億元,同比增長約33%。截至三季度末,外資股東在滬市主板公司流通股中的持股市值約1.57萬億元,持股占比約4.4%,與年初基本持平。
科創板對外資的吸引力亦持續提升,截至三季度末,外資機構持倉流通市值達到958億元,占比4%。已有12只科創50ETF產品在境外多地上市,為海外投資者開辟了投資科創板的新通道。與此同時,科創板股東結構不斷優化,截至三季度末,科創板專業機構持倉流通市值占比達到45%。其中基金股東持流通股比例和持倉流通市值占比分別為23%和32%。社?;?、保險公司、QFII等長線資金亦持續增配科創板,合計持倉流通市值占比超過5%。
目前,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已逐步常態化,成為上市公司與投資者越來越重要的溝通渠道。全部科創板公司均將召開三季報業績說明會;滬市主板近200家公司召開或披露即將召開三季報業績說明會,上證50、上證180等大盤藍籌權重股公司預計將全部召開業績說明會。
投資者獲得感持續提升。滬市公司綜合運用增持、回購工具維護公司價值。前三季度,滬市公司新增披露回購計劃209家次,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逾630億元。其中,滬市主板前三季度合計257家次公司實施股份回購,已回購金額達546億元,包括前期存量回購計劃實施金額285億元。增持方面,前三季度滬市公司新增披露重要股東增持計劃139家次,擬增持金額上限合計超330億元,增持規模累創新高。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