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5 19:00 | 來源:派財經 | 作者:刀客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出品/公司研究室文/刀客遭遇媒體質疑業績作假后,國聯股份(603613.SH)收到上交所問詢函。為了回復上交所問詢,以及化解投資者心中的疑問,公司...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出品/公司研究室
文/刀客
遭遇媒體質疑業績作假后,國聯股份(603613.SH)收到上交所問詢函。為了回復上交所問詢,以及化解投資者心中的疑問,公司決定在線上舉行投資者交流會,同時回復上交所的問詢。
不知何故,這場線上交流會被國聯股份連續兩次推遲,最后在12月1日晚間舉行。國聯股份聲稱“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對媒體質疑的多數問題也做了說明。然而,12月2日開盤后,國聯股份股價僅上沖3分鐘,漲幅不到3個百分點,隨即掉頭向下,不到10點半股價就跌停。
12月3日上午,國聯股份再次召開線上交流會,并邀請上下游企業與投資者進行互動交流。
12月5日,滬深兩市放量大漲,但國聯股份的股價依舊波瀾不興,早盤略微上沖后就緩緩盤下,當日最終收跌0.41%。
顯然,連續兩場線上交流會,似乎并沒能有效提振投資者信心。周末。有幾家券商發布對國聯股份的看多研報,但核心內容只是重復公司對外聲明,沒有對投資者的核心質疑做出正面而具體的回答,因此,這些研報參考價值似乎不大。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投資者比較擔心的,主要還是國聯股份這種工業互聯網商業模式,包括公司大客戶中,不少在張家港同一棟樓上,為何不相互直接簽單,反而要委托公司來間接交易。說白了,都是對這種商業模式前景及可持續性擔憂。
在雪球上,有不少人就國聯股份這兩場在線交流會進行討論。一位署名“有潔癖的蟑螂”的用戶這樣寫道:“張家港的案例,那個女老總說多牛逼,上游給返點,下游信的過平臺,那么很簡單,你把歷史的合同,特殊地方不方便呈現用東西擋住,弄個6-7份合同出來給大家看看,還有物流信息,讓我們完整的看到真實的一面……”
在有關交流與回復中,國聯股份稱,“供應商直發的物流運輸由供應商負責,客戶自提的物流運輸由客戶負責。在此兩種模式下,公司主要以客戶上傳的貨物簽收單作為收入確認依據,未強制要求供應商或客戶提供物流單據?!?/p>
從上述收入分布看,真正由國聯股份提供物流單據的僅7%,剩下由供應商發貨或客戶自提的那部分收入,占比高達93%,但公司卻提供不了物流單據。這或許正是讓部分投資者心中一直存有很大疑問的地方:這部分收入是否真實存在?
有人由此想起來此前暴雷的廣州浪奇(000523.SZ):“當初就是看中浪奇旗下的奇化網,工業原料電子交易平臺,成交貿易額過百億,工業互聯網,廣州國資旗下,表面看啥都沒事,結果最大的雷就出在奇化網上,虛增了多少營收[哭泣]現在看到類似的工業互聯網就犯怵?!?/p>
與那些發研報的券商相比,負責國聯股份增發項目保薦的中金公司(601995.SH),顯然更用心。據中金公司的相關公告,作為保薦機構,中金公司履行了如下核查程序:1、訪談公司管理層,了解公司業務模式及公司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價值。2、查閱公司審計報告,并訪談會計師了解公司收入確認政策,并取得公司出具的三種發貨模式下的收入占比及物流說明。3、抽取近兩年一期公司與前十大客戶和供應商大額交易的合同及相關交易憑證。4、對公司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9月的定期報告信息披露內容進行復核。5、取得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出具的關于媒體報道事項不屬實、公司不存在融資性貿易等情況的確認函。
考慮到中金公司屬于利益相關者,這一公告是否能真正讓投資者放心,恐怕尚待觀察。
此外,對國聯股份所說的云工廠樣板仙桃中星公司,也有人提出質疑。對此,國聯股份也在線給予回答。
自2019年7月上市以來,除了IPO募資近5億,國聯股份2020年12月增發募資24.1億,如今又準備在海外發行GDR總計4000萬份,到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
不過,圍繞這家工業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及其營收虛實的爭議尚未平息,公司自身的說明、有關中介機構的核查以及部分券商的看多,能否真正消除投資者質疑,似乎還有待時間考量。業內人士認為,在有關業績造假爭議平息之前,國聯股份海外上市恐怕很難啟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