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5 15:57 | 來源:中國網汽車 | 作者:俠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斯柯達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定位低于大眾,但“廉價版大眾”殺手锏的威力已不復存在。受到疫情困擾、消費低迷等因素影響,大眾品牌車型本身在終端市場上也出現了極具吸引力的優...
12月15日訊 據外媒報道,斯柯達CEO勞斯•澤爾默(Klaus Zellmer)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捷克汽車制造商斯柯達正在考慮退出中國市場,將評估各方面業務后于明年做出決定。主要原因是中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未來斯柯達可能考慮僅在中國銷售汽車,而不會進行國產。這是否意味著,上汽斯柯達也將步入長安鈴木、廣汽菲克等合資車企后塵退出中國市場?針對這則報道,斯柯達中國方面目前尚未對外官方表態。
迄今已有127年歷史的斯柯達,上世紀90年代被大眾汽車集團收入囊中。2005年斯柯達進入中國,并由上海大眾進行生產,隨后首款國產車型明銳于2007年正式推出。由于與上汽大眾共享平臺、發動機、變速箱等,斯柯達被國內消費者定位為“廉價版大眾”。也正是借助大眾品牌的“東風”,斯柯達在華銷量一路走高。2016年,斯柯達品牌完成升級,由“上汽大眾”變為“上汽斯柯達”, 由此開啟了在華品牌獨立運營之路。特別值得介紹的是, 2017年和2018年國內SUV市場迎來井噴式發展,斯柯達瞄準機會趁勢推出了柯珞克、柯米克、柯迪亞克GT等一系列高性價比SUV。這也成就了斯柯達2016-2018年連續三年年銷量均突破30萬輛大關。
未料就在2018年高光時刻過后,斯柯達形勢急轉直下,2019年-2021年其在華年銷量分別跌至僅有28.2萬輛、17.3萬輛和7.12萬輛,據上險數據,2022年1-10月,上汽大眾斯柯達累計銷量進一步下滑至38022輛,同比減少61.32%。其主力車型明銳前10月累計銷量8593輛,同比降低54.8%。驟降的銷售成績讓斯柯達逐漸呈現出被邊緣化的態勢。
成也蕭何敗蕭何。斯柯達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定位低于大眾,但“廉價版大眾”殺手锏的威力已不復存在。受到疫情困擾、消費低迷等因素影響,大眾品牌車型本身在終端市場上也出現了極具吸引力的優惠幅度。相比之下,在國內品牌聲量本就不足的斯柯達,難免被消費者所冷落而陷入極為被動的處境。
不僅如此,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特斯拉、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強勢入局,比亞迪等自主品牌更是發起了猛烈的攻勢,傳統合資車企的市場份額正在被新能源汽車一步步蠶食。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新高達到78.6萬輛,新能源滲透率升至33.8%。直到目前,斯柯達在華沒有一款新能源車上市。
早在今年8月,斯柯達發布了其電氣化產品規劃,欲加速電動化攻勢。據規劃,到2030年,斯柯達希望在歐洲銷量中電動車型占全部銷量的70%以上。同時,斯柯達3款純電動新車要等到2026年才將上市。反之,大眾集團從2018年8月就發布了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上汽的ID.系列電動車也早已上市銷售。顯而易見,上汽大眾對于斯柯達的電動化轉型所注入的資源甚少,斯柯達在華的電動化伐甚至要慢于本田、豐田等一眾日系車企。
不管在傳統領域,還是在新能源市場,斯柯達都已不具備競爭優勢,而退出中國或真將成為斯柯達最好的結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