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3 13:00 | 來源:派財經 | 作者:楚山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出品/公司研究室文/楚山這兩天,A股信創概念股恒銀科技(603106.SH)意外引發關注。這個業績一般,市值不過20來億的滬市主板公司,上市以來股價 ...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出品/公司研究室
文/楚山
這兩天,A股信創概念股恒銀科技(603106.SH)意外引發關注。這個業績一般,市值不過20來億的滬市主板公司,上市以來股價 就一直在相對低位震蕩。這次,因為委托理財踩雷,成為各方矚目的焦點,連帶著股價一周內也跌去了差不多16%。
“如果不是連續踩雷信托,在A股超過5000家上市公司中,這種近乎殼資源的股票,恐怕很少有人去關注。”一位A股投資者笑言。公司研究室查看了一下其前十大股東名單,果然,除了少數幾家信創主題ETF及量化基金有少量配置,看不到市場主流機構的影子。
01、3個月連續2次踩雷信托理財
這幾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財踩雷已屢見不鮮,踩雷信托也已司空見慣。奇葩的是:恒銀科技3個月內連續兩次踩雷信托理財,而且金額一次比一次大。
第一次是9月份,恒銀科技爆出自家投資的一款長安信托理財產品逾期了,逾期對象是江西養豬大戶正邦集團。
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9月10日,恒銀科技購買了長安信托發行的“長安寧—盈祥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金額為1500.00萬元,期限12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8.00%。
在存款利率不斷下降的當下,8%的年化收益已經很可觀了。遺憾的是,江西這家養豬大戶遭遇“豬周期”低潮,搞得流動性緊張,于是,這筆用作流動資金的錢到期就還不上了,除了63.67萬收益,1500萬本金逾期未能兌付。
第二次就是這回,恒銀科技購買的“國民信托?慧金87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也逾期了。這次委托理財是向天津致融建筑材料銷售有限公司發放貸款,用于借款人日常生產經營周轉,據悉,還有大名鼎鼎的融創集團進行擔保。
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7月13日,恒銀科技購買了“國民信托?慧金87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認購金額為17000.00萬元,期限18個月,即2021年7月13日起至2022年12月20日止,預期年化收益率11.00%。
這一回,擔保方更是濃眉大眼。不過,融創集團這兩年已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因此,這筆信托理財逾期絲毫不足為奇。
02、信托機構不承擔理財損失責任?
這幾年,信托理財踩雷的事情此起彼伏,一場場官司打下來,參與理財的各方都學聰明了。作為第三方渠道的信托,也基本上都事先將自己的責任摘清,只賺個渠道費,不再像以往那樣大包大攬。
這次恒銀科技信托理財踩雷,國民信托就對外表示,信托存續期間,國民信托嚴格履行受托人責任,已向委托人披露了融資人違約情況,并得到委托人正在積極尋找化解風險的措施的反饋。
另外,國民信托稱,該信托項目為委托人/受益人指定用途和管理方式的事務管理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國民信托作為受托人主要承擔一般信托事務執行的賬戶管理、清算分配等職責,不承擔主動管理職責,亦不負責以自身名義采取訴訟、仲裁等司法措施變現信托財產。根據信托合同約定,該信托計劃由全體委托人指定的委托人代表向受托人國民信托發送信托財產管理、運用書面指令。
說白了,國民信托這是在撇清己方的責任。由于委托雙方均是天津本地企業,因此,作為第三方的國民信托大概率只是充當了單純的融資渠道,賺個通道費。
相反,負責恒銀科技另一筆理財的長安信托,行動就積極得多。這或許與當初簽訂合同時的約定有關。畢竟,正邦集團雖是上市公司,但遠在江西,理財委托方自然也更謹慎,擔當通道的長安信托自然責任也更重。
03、抵押物能否挽回信托理財損失?
不幸中的萬幸是,恒銀科技這兩起對外信托理財,都有抵押物,而且抵押物看上去比較容易變現,最終大概率能收回委托理財本金及剩余收益。
公告披露,恒銀科技對江西正邦集團那筆信托理財的風控措施是:正邦集團有限公司以其持有的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作為質押擔保,江西永聯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面對逾期,長安信托已采取行動,凍結正邦集團持有的江西正邦科技非限售流通股股票6762.00萬股,并已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完成執行案件的立案,目前本案正在強制執行中。至于國民信托那筆理財,恒銀科技在產品逾期兌付的風險提示補充公告里指出:增信措施較完備。融創華北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為該信托計劃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此外,抵押人還提供4.2萬平方米的房產為抵押物。
恒銀科技稱,截止目前,已有第三方公司向融資人和國民信托表達了明確合作意向,有意收購此抵押物房產,“商談確定價格完全覆蓋此信托產品,目前收購計劃正在推動進行中。”
04、2起逾期對2022年財報有多大影響?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最關心的還是這兩起對外理財逾期帶來的財務影響,特別是會不會造成恒銀科技2022年年報業績虧損。
對此,恒銀科技稱,信托產品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可能影響公司2022年度財務業績,但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的現金周轉。另外,公司稱自2021年9月后,未再購買其他任何信托類產品。
從財務數據看,2022年前三季度,恒銀科技歸母凈利潤虧損0.79億元,2020年、2021年全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32億元、0.19億元。扣非凈利潤更是難看,已經連3年虧損。
有業內人士坦言,根據這家公司往年營收與利潤分析,如果這兩筆合計超過1.8億的對外理財本金與收益不能在年內收回,那么,恒銀科技2022年度財報堪憂,扣非凈利潤大概率會繼續虧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