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 15:59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終身壽險占據期交產品年度銷量前十中的七席。躉交產品銷售量前十的產品中,仍以分紅險和萬能險為主。憑借資金靈活度高、保額穩定增...
????????2023年將至,壽險銷售如火如荼,此前受市場追捧的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卻“冰火兩重天”。記者近日采訪發現,部分產品設計穩健的增額終身壽險及“年金險+萬能賬戶”產品成壽險公司主打產品。但有超過40款增額壽險產品“扎堆”下架。業內人士稱,隨著監管力度加大,定價激進的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將加速出清。
????????監管趨嚴
????????多款違規產品被“點名批評”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終身壽險占據期交產品年度銷量前十中的七席。躉交產品銷售量前十的產品中,仍以分紅險和萬能險為主。憑借資金靈活度高、保額穩定增長、預定利率較高等特點,增額終身壽險成為近年來熱銷的保險產品之一,眾多保險公司紛紛開發相關產品爭搶市場份額。
????????然而,個別險企激進經營,行業惡性競爭現象有所抬頭,引發監管關注。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近期通報了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存在的問題,并要求停售、整改。其中包括弘康人壽、中華聯合人壽的兩款產品,定價假設的附加費用率較實際銷售費用顯著偏低;小康人壽的兩款產品,利潤測試的投資收益假設與經營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
????????“增額終身壽險的收益,是保險公司基于對未來投資收益率的假設而得來的。保險公司在做利潤測試時,大多會使用5%至5.5%的投資收益假設。但是很多保險公司尤其是中小險企,在過去5年的實際經營中,其平均投資收益率均低于這種投資收益假設。這些保險公司通過高估未來投資收益,吸引來消費者投保。但是其未來實際運營中,保險資金投資運用收益率很可能低于有效保險合同的平均預定利率,存在很大的利差損風險。”一位熟悉保險行業的財務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11月18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要求險企立刻針對增額終身壽險開展排查整改,針對排查發現的問題產品,保險公司應當立即停止銷售,并于2022年12月5日前向銀保監會報送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專項風險排查報告。排查重點包括但不限于:增額比例超過產品定價利率、利潤測試的投資收益假設超過公司近5年平均投資收益率水平、產品定價的附加費用率假設明顯低于實際銷售費用等。此外,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還指出,將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對于少數公司的銷售誤導、實際費用與精算假設嚴重偏差等違法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將依法對公司采取監管措施或行政處罰,并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事實上,早在今年初,銀保監會就已在相關通報中指向部分增額終身壽險的產品設計問題。人身保險監管部當時指出,海保人壽、和泰人壽等多家企業報送的11款增額終身壽險增額利率超過3.5%,易與產品定價利率混淆,存在噱頭營銷風險。海南銀保監局此前亦發布風險提示,提醒保險消費者正確認識增額終身壽險的產品特性,完整理解產品保障內容和賠付標準,不盲目跟風,綜合考慮家庭保單情況、經濟收入情況等,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
????????據機構統計,年末已有超過40款增額壽險產品“扎堆”下架,其中多為中小險企銀保渠道銷售的產品。而對于上市險企來說,增額終身壽險產品設計相對穩健,受影響相對較小。
????????對此,天風證券認為,定價激進的中小險企產品的下架,有望進一步提升上市險企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的吸引力,利好其“開門紅”表現。華創證券指出,監管出手對增額終身壽險市場進行“降溫”處理,引導產品規范發展,保護投保人利益,引導競爭回歸理性,有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警惕不當宣傳回歸保障本源
????????在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受到市場關注的同時,一些誤導性宣傳也一度在朋友圈刷屏。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增額終身壽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身故或全殘保障。一些產品在宣傳時將其與銀行理財產品進行簡單對比,忽略其保險保障功能,本身就有問題。無論是銷售還是投保,都應回歸保障本源。”
????????中國精算師協會相關人士指出,應警惕混淆保額增長率與投資收益率概念:“‘增額終身壽險復利3.5%’中的‘3.5%’,并不是投資收益率,而是保額增長率。兩者概念差別較大,不可混為一談。”
????????“如果從收益來看,一些產品雖然在保單后期能實現不錯的收益率,但是在前期的收益率非常低。”上述業內人士提醒,增額終身壽險產品投保后可以追加或減少保額,有一定的靈活性。但部分產品在宣傳時卻將這種靈活性宣稱為“可鎖定預定利率,且可靈活取現”,消費者應加以警惕。
????????另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保險消費者中途退保,可退還的是保單的現金價值而非全部保費。因而,消費者尤其應當注意的是,“減保”相當于部分退保,領取的僅是保單的現金價值,不是已經繳納的保費。增額終身壽險的現金價值一般在前5年低于累計繳納保費,之后才可能逐漸超過累計繳納保費。
????????目前,“無限接近3.5%復利”的產品已經陸續下架,而已購買類似下架產品的保險消費者也不用擔憂。銀保監會在《關于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中已明確要求保險公司“做好已銷售保單的服務保障工作”。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