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6 16:33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5.09%,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2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4%。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我國目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
????????在疫情影響下,商業銀行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為小微企業、實體經濟等提供更多信貸支持,也對銀行自身,尤其是中小銀行的資本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近一年,一方面是非上市銀行IPO遇冷,僅蘭州銀行(001227.SZ)一家成功登陸A股;另一方面上市商業銀行屢現溢價定增,例如2023年開年,無錫銀行(600908.SH)公告完成20億元定增,溢價率達35.49%。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5.09%,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2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4%。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我國目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等指標整體上滿足監管要求,但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壓力較大。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銀行業面臨資本充足率下降,資本補充壓力大的問題,尤其是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壓力更大。這種情況出現,一方面是銀行業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需要更多的資本,不良貸款率存在上升壓力,也需要較多的資本;另一方面是銀行業利潤增速下降,通過利潤留存補充資本的空間下降。”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整個銀行業應積極采取措施,做好相應的逆周期調節,盡快提升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力以及自我補充的能力。
????????溢價定增“補血”
????????據了解,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補充工具主要包括IPO、定增、配股及轉股后的可轉債,其他一級資本補充工具主要包括優先股和永續債,二級資本補充工具主要為二級資本債。
????????盡管當前銀行的資本補充工具豐富,但不同類型的商業銀行存在不同的資本補充壓力。對于中小銀行而言,核心一級資本補充是個“大難題”。
????????“定增作為補充資本工具的重要手段,是商業銀行比較青睞的。2022年整體來看,權益市場出現較大的調整,投資機構參與意愿不高。”南財理財通特邀專家卜振興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不過溢價定增屢現,卜振興認為提高定增價格也是為了吸引投資者。
????????2023年開年,無錫銀行耗時一年多的定增“補血”終于塵埃落定。據了解,2021年10月,無錫銀行召開董事會通過了此次定增相關議案,2022年7月,此次發行取得中國證監會核準。
????????在此前的定增預案中無錫銀行稱,最近三年,該行信貸總額復合增長率達15%,預計未來幾年業務規模仍將穩健增長,需要充足的資本作為支撐,但資本缺口將對該行發展構成一定制約。1月3日,無錫銀行發布相關公告,截至2022年12月27日止,無錫銀行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實際已發行人民幣普通股2.89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為20億元,扣除與發行有關的費用后,無錫銀行此次發行募集資金凈額為19.98億元。公告顯示,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價格為6.91元/股,相較于定價基準日當天的收盤價溢價達35.49%。
????????本次非公開發行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支持公司各項業務的可持續發展以及資產規模的穩步增長。
????????實際上,從資本方面來看,無錫銀行近年來相關資本充足率指標已連續多年出現下滑,2018年末至2021年末,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44%、10.20%、9.03%、8.74%。截至2022年9月30日,無錫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是9.00%、10.33%、14.10%,各項資本充足率較6月末有所上升,但對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另外,雖然相關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但卻已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期國內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5.09%、12.21%、10.64%。
????????此次非公開發行完成后,無錫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將有效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無錫銀行,近期定增時溢價發行的上市銀行,稍早前,華夏銀行定增也出現了大幅溢價。華夏銀行此前以200%的溢價率完成定增,定增實際募資額僅為擬募集資金的四成,且認購對象僅有兩家。
????????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銀行業協會前副秘書長王衍行看來,兩家銀行的定增并不容易,“無錫銀行從啟動定增預案,到募資完成,此次募資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堪稱‘好事多磨’;而華夏銀行募資額大幅縮水,且認購對象僅有兩名,這兩名認購對象還是第一大股東、第四大股東,且定增溢價高達兩倍,這在上市公司定增案例中是不多見的。”他說。
????????IPO遇冷
????????而非上市銀行方面,IPO作為最基礎的核心一級資本補充工具,在去年遇冷。
????????2022年銀行業出現了首例未能順利過會的銀行,打破了銀行類金融機構IPO“逢會必過”的慣例。
????????公開資料顯示,大豐農商行于2011年11月26日掛牌成立,注冊資本金7.48億元,是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的一家區縣級農村商業銀行。2017年11月,大豐農商行就遞交了招股說明書,并于2018年4月預披露更新。但此后再無音訊,直到2022年4月14日被否。
????????證監會的審核結果顯示,發審委要求大豐農商行結合農商行跨區展業的監管政策、區域經濟發展趨勢,說明該行是否具有較為全面的競爭力,以及為提升核心競爭力采取的措施及其有效性。據了解,近年來,在銀行上市過程中,有主動撤回IPO申請而終止上市的,也有在上會前夜被取消審核的,但被證監會發審委直接在會上否決的,大豐農商行尚屬首例。
????????2022年銀行IPO僅蘭州銀行一家成功登陸A股,相比2021年4家銀行上市,在數量上銳減。
????????而根據證監會2022年末披露的A股IPO申請企業信息,目前約有11家銀行處于排隊候場中。其中,多家銀行已等待了3、4年,例如亳州藥都農商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江蘇海安農商行、江蘇昆山農商行早在2018年就已被受理。上述銀行中,湖北銀行的審核狀態為“已反饋”,其余銀行狀態皆為“預先披露更新”。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2年銀行IPO遇冷一方面銀行上市本身很復雜,國內部分中小銀行需要完成改制重組、后續上市輔導、申報等流程,另一方面銀行業整體估值目前水平較低,監管部門對于中小銀行IPO審核更為嚴格。目前,42家A股上市銀行中,破凈率已超過九成。
????????不過卜振興預測:“今年在宏觀經濟企穩的背景下,權益市場會有較好的表現,會為IPO創造良好條件。”
????????婁飛鵬也對今年的銀行業有所期待:“在銀行股估值偏低的情況下,隨著對經濟增長預期轉好,突出做好穩增長需要銀行提供有力支持,預計銀行業估值將逐步修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