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10:58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行業來看,機械設備、計算機、醫藥生物等行業公司頻頻“上鏡”,行業內分別有27家、15家和13家上市公司曾獲基金公司調研。電子、基礎化工行業獲基金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
2023年以來,A股、港股市場持續回暖,包括家用電器、食品飲料、電力設備等在內的多個板塊明顯上漲。為“備戰”新年投資,眾多公募基金也馬不停蹄地開啟了上市公司調研,新年以來共有160家A股上市公司獲得基金公司調研,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參與其中。從調研領域來看,大消費、電子、電力設備等高景氣行業受到重點關注,不少熱門公司近段時間股價表現亮眼。
新年基金調研超1500家次
數據顯示,截至1月15日記者發稿,2023年以來,共有160家A股公司獲得基金公司調研,合計調研總數為1566家次。其中,1家上市公司開年以來已被百余家基金公司調研;7家上市公司開年以來獲得了40家以上的基金公司調研。
從行業來看,機械設備、計算機、醫藥生物等行業公司頻頻“上鏡”,行業內分別有27家、15家和13家上市公司曾獲基金公司調研。電子、基礎化工行業獲基金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也在10家以上。此外,盡管上市公司總數不多,但在調研榜前列仍然可以看到多家來自汽車、紡服、家電等消費行業的上市公司。
個股方面,祥鑫科技、周大生、利元亨、帝爾激光、盛路通信為開年以來,參與調研的基金公司數量最多的5只個股,分別有124家、84家、67家、48家、47家基金公司參與調研。
作為目前唯一獲百家以上基金公司調研的企業,祥鑫科技日前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參與機構重點關注了2022年全年業績、軍工電子發展定位以及新項目拓展情況等。調研記錄顯示,2022年度,公司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500萬元至2750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超過200%。
在周大生最新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同樣可以看到來自安信基金、中加基金、中銀基金、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交銀施羅德、前海開源等多家基金公司的身影,調研內容主要包括黃金產品的價格與研發情況、線上業務渠道、黃金產品合作IP等。
不少被多家公募基金關注的熱門個股開年以來市場表現亮眼。例如,獲46家基金公司調研的火星人,新年以來漲幅已超過30%;興瑞科技開年獲35家基金公司調研,新年以來漲逾24%;祥鑫科技、周大生、京新藥業也均漲超10%。
頭部公募關注高景氣賽道
從頭部公募機構的主要調研方向來看,新能源、高端制造等行業成為2023年關注的重要方向。與此同時,基金公司也同樣關注市值不高、市場熟知程度偏低的中小型上市公司。
統計顯示,截至1月15日記者發稿,融通基金、嘉實基金和平安基金2023年調研次數已經達到或超過了30次,在各基金公司中最為“積極”。博時基金、富國基金、建信基金、鵬華基金、永贏基金、華夏基金年內調研次數也達到了25次。從調研個股數量來看,共有7家基金公司已經調研了超過20只個股,數量最多的依然為融通基金,共調研個股26只。
頭部公募調研名單顯示,高端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等高景氣行業依然是機構關注的重點。例如,在嘉實基金新年調研榜單中,物流自動化企業民德電子、光伏產業鏈企業英杰電氣和廚房電器企業火星人分別為關注度最高的前三個股。華夏基金則重點關注了消費電子企業朗特智能、化學制品企業康達新材,以及通用設備企業新萊應材等個股。調研名單中,也不乏多位知名基金經理新年動向。如1月11日,興瑞科技公告顯示,知名基金經理信達澳亞馮明遠參加了公司調研;1月5日,興業基金李鑫、中歐基金王穎俐、華夏基金隋華震調研河鋼資源;1月4日,諾德基金朱明睿、南方基金鐘赟調研了京新藥業;1月3日,廣發基金吳遠怡參加了蒙泰高新的調研等。
業內人士表示,在熱門的調研公司名單中,基本沒有已被市場熟知、沒有業績預期差的龍頭公司,而幾乎都是基金經理們存在一定預判差異的公司,調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到他們對公司基本面預判的真切驗證。
看好后續市場基金保持高倉位運作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復蘇,基金整體倉位也處于抬升態勢。根據測算,截至1月15日,共有97.83%的普通股票型基金股票投資比例超過80%;與年初相比,16.46%的基金股票倉位增長超過0.4%,五成以上股票倉位變動小于0.4%,這也意味著,多數股票型基金正在保持高倉位運作中,股票倉位最高則達到95%。
多家基金公司認為,2023年權益市場投資態度較為樂觀。平安基金研究總監張曉泉表示,2023年市場預計迎來底部回升,A股市場盈利有望迎來修復;估值方面,目前市場處于歷史底部區域,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市場將進入從底部區域緩慢修復的狀態。華夏基金判斷,未來半年總體呈現以反轉投資為主的特征,并逐漸向景氣投資過渡。即先反轉后景氣,先價值后成長。
博時基金也認為,在盈利維度方面,應重視傳統經濟的修復與新興成長的機會。大類行業來看,2023年經濟改善體現在中下游周期與成長板塊,中游與下游周期增速大幅反彈回正,成長增速大幅抬升。廣發基金也表示,2023年的配置策略主要關注三個方向,一是以消費和地產為代表的政策優化受益者,二是以新能源為代表的高端制造,三是以安全為主題的自主可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