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3 14:0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藍科技觀察】2022年,出貨量創下近十年新低的全球電視行業迎來洗牌。過去多年三星占據頭把交椅、LG排在第二的格局生變。取而代之的是中國海信與TCL,分列二三,硬生生把...
【藍科技觀察】2022年,出貨量創下近十年新低的全球電視行業迎來洗牌。過去多年三星占據頭把交椅、LG排在第二的格局生變。取而代之的是中國海信與TCL,分列二三,硬生生把LG電視擠出前三。
透過2022年的市場表現來看,LG電視全球范圍內或有隱患。
一是LG擠出前三有跡可循,未來壓力會更大。
首先,去年前10個月海信電視已經超越了LG,位居全球第二。2022年1~10月,奧維睿沃(AVCRevo)監測數據顯示,海信系(包括東芝和Vidda品牌)全球出貨量卻同比增長18%,達到1960萬臺,首次超越LG成為全球第二,完成中國彩電業過去幾十年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其次,奧維睿沃數據顯示,2022年12月,海信系電視出貨量232.6萬臺,超越三星(出貨量210萬臺),中國彩電品牌首次登頂全球第一。
2022年全年,海信系電視以出貨量2441.9萬臺首次躍居全球第二。
不過,LG還無法排第三位。海信之后,TCL電視以年出貨量2330萬臺位居全球第三,而LG則以全年出貨量2310萬臺排第四位。
可以說,2023年LG電視的壓力會更大。他們需要全力以赴守住市場份額,還必須要將海信和TCL拉回到原來的位置,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二是北美地區召回部分缺陷產品,LG電視步步驚心。
一月中旬,LG又因為旗下OLED多款電視產品在北美市場召回。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顯示,1月13日以來,LG官宣了由于電視支架不夠穩定,所以在北美市場召回四款86英寸電視產品的消息。
據悉,被召回的四款產品型號分別為86UQ8000AUB、86UQ7070ZUD、86UQ7590PUD、86NANO75UQA,它們同屬LG旗下86寸大屏液晶電視,由于分量很足,但“支架不夠穩定”,所以這些產品遭遇了十幾起因為支架不夠穩定而導致的電視摔倒案例。
這起事故更加凸顯LG當下的窘境。更重要的是,此消彼長之下,特別是在以中國品牌為代表的挑戰之下,市場份額或受挫的LG無疑間接給其他電視品牌帶來了機會。其中,最大的受益者當屬中國品牌。根據以往幾年的全球排名來看,三星、LG、海信、TCL穩居全球前四。因此,LG失去的份額最有可能被海信與TCL截胡。
三是北美市場需求仍然存在 LG份額會減少嗎?
作為對比,當LG愈發式微之時,海信電視一舉超越了它,成為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電視巨頭,并在技術、產品與增長層面不斷擠壓著競品的份額。
根據北美權威市場數據研究分析機構NPD發布的數據顯示,相比于2019年,美國市場2022年65英寸以上電視市場銷量增長率為59%,這說明美國對大尺寸電視的需求仍然是存在的。
而海信電視銷量增長率高達159%,明顯高于行業增速。在75英寸以上電視品類中,海信電視近三年以來的銷量增幅更是超過500%。
目前,海信電視在美國市場三分之一以上的產品都是70英寸+,今年海信預計還將把85英寸電視從2個系列增加到5個系列,繼續用豐富的大屏產品線來搶占海外市場份額。
美國市場大尺寸電視盛行,LG的召回在一定程度上對其產生影響。可以看出,在高端大屏電視層面,傳統強者“日韓”面對中國企業的優勢已經不再。中國電視早已擺脫過去價格驅動和OEM方式走向全球的路徑,取而代之的是自主研發、核心技術、高端大屏,這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彩電業有了長足的進步。從激光電視、ULED、OLED到MINI LED,從畫質芯片到面板生產線,與日韓的差距逐漸縮小,甚至在一些核心技術和生態鏈方面有了超越,這是中國彩電人幾十年奮斗之后出現的一個歷史拐點。
但我們還要看到,LG盡管份額下滑、產品被召回等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LG在全球仍有一定的用戶群體和影響力。未來相當一段時間期,中國電視想要保護全球前三的位置,最大的對手是LG。從另一個層面看,海信、TCL則是LG最大的對手,擺脫海信和TCL的壓制,LG或能超越,繼續成為全球第二。反之,一旦持續被海信和TCL超越,LG想重返全球第二的難度會進一步加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