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4 10:40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險資舉牌回暖主要跟宏觀經濟、市場表現、政策環境等有關。險資舉牌升溫背后,是保險業在資產端信心的回升,也透露出險資對權益資產的配置熱情回暖。...
今年以來,險資已三次舉牌上市公司,相較2021年和2022年明顯升溫。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的案例或將進一步增加。舉牌升溫背后透露出險資對權益資產的配置熱情回暖,不少保險機構人士看好今年權益市場的投資機會,建議超配權益資產。
險資三度舉牌
近日,中國太保及其子公司舉牌光大環境H股股票,成為今年以來官宣的第三例險資舉牌。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今年以來,截至3月13日,險資主動舉牌已有三次,包括中國太保、陽光保險和中國人壽,相較2021年和2022年明顯升溫。
業內人士認為,險資舉牌回暖主要跟宏觀經濟、市場表現、政策環境等有關。險資舉牌升溫背后,是保險業在資產端信心的回升,也透露出險資對權益資產的配置熱情回暖。
作為權益布局的先行信號,今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調研的熱度也較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管公司已經調研A股上市公司550多家,數量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科技類、制造業公司受關注度較高。同時,今年以來,多家保險機構進行了股權投資,與國家戰略趨勢相匹配的科技、新能源、光伏、醫療養老等領域成為重點方向。
“保險資金舉牌熱情回暖是否會持續,主要看市場情況和監管政策的變化,目前看這種趨勢有望延續。”生命資產有關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中長期看,險資繼續加倉權益市場的可能性較大。目前幾家大型險企權益類投資占總資產的比例離30%的監管紅線還有距離,且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給險資投資權益類資產創造了機會。
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
從中長期來看,險資加配權益資產是必然趨勢。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倩表示,在低利率市場環境下,保險利差損失風險壓力正在上升。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進一步促進權益類投資的發展,是未來保險資金運用的必然選擇。
“我們預計,2023年,保險資金另類投資占比將繼續下降,股票、基金、債券等傳統標準產品投資會進一步提升。特別是權益市場,保險資金會有進一步增持的行為。”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總裁賈飆日前表示。
記者獲悉,已有險資加倉權益市場。生命資產有關負責人稱:“今年以來,生命資產在權益市場進行了增持操作。”
站在當前時點,多位險資機構人士對后續權益市場走勢和權益資產配置持中性偏樂觀觀點。泰康資產研究部相關人士預計,經濟復蘇趨勢仍將持續,結合當前A股具備估值性價比優勢以及場內資金供需缺口縮窄等因素,整體對后市較為樂觀。
百年保險資管指出,展望2023年,A股主導變量逐漸從流動性轉為企業盈利。中期看,目前是重要戰略布局時點,建議超配權益資產。
“在盈利、政策與資金面的共同作用下,2023年的權益市場投資機會有所增加,向國家亟需、政策支持、產業景氣的方向靠攏,結構性機會將大于系統性機會。”華泰資產資深副總經理姜光明稱。
投資渠道進一步豐富
保險機構作為最大機構投資者之一,對于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監管機構也多次提及鼓勵和支持保險等長期資金入市。
3月3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指引,將企業資產證券化管理人范圍擴展至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業內人士認為,這拓寬了險資的可投資范圍,豐富了險資的投資渠道,有利于險資進一步參與資本市場。
“對于保險資管公司而言,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項目既可以發揮保險資管公司項目投資經驗優勢,和保險主業聯動;也增加了保險機構直接服務實體經濟的渠道,能更深入參與資本市場。”上海一大型保險資管公司投資研究部人士告訴記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