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 10:27 |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經濟修復逐漸從消費、出行向開工鏈、制造業擴散,基建仍是短期最確定的抓手,現代化產業體系仍存在結構性機會。
本次降準實質是超出市場預期的。
一方面前期MLF超額續作降低了市場對降準的預期,另一方面在時間節點上,兩會剛剛閉幕后就迅速落地,節奏也超出預期。
本次降準靠前發力,其用意有二:一是對沖流動性波動。
開年以來信貸延續強勢回暖,消耗大量超儲引致銀行間流動性水位降低,資金利率中樞明顯抬升、波動加劇。此次降準可以有效補充銀行長期穩定資金的負債來源,并對沖季末MPA考核對銀行間流動性的擾動。二是助力寬信用,鞏固企穩向好的趨勢。當前寬信用修復的持續性存疑,3月地產銷售數據有所回調,居民端信貸需求回暖的持續性仍有待驗證。降準可以有效促進銀行資金成本穩中有降,緩解銀行繳準壓力,助力寬信用推進。
超預期的降準是否會有力地推動經濟修復?
我們認為依然需要觀察。本次降準對重大項目、政策推動領域有積極意義,但對于居民和民營企業的意義有限?;谀壳敖洕迯鸵约靶刨J投放狀況,短期在需求端加碼的概率有限,年中或為政策出臺的窗口期。
一方面,居民與企業部門擴表需要的是預期扭轉,與降準操作本身并無關聯。
居民端,3月以來消費和地產銷售表現依然平平,居民部門債務收縮可能來到了尾部階段,但是否會過渡到主動擴表依然需要觀察,單純降準并不會帶動居民部門進入加杠桿的周期;企業端,企業存款的連續高增也體現出企業對資本開支的謹慎,降準對民營企業預期改善意義依然有限。
另一方面,降準助力寬信用推進,但目前來看更多指向重大項目和政策導向產業。
經濟修復逐漸從消費、出行向開工鏈、制造業擴散,基建仍是短期最確定的抓手,現代化產業體系仍存在結構性機會。
中國貨幣政策寬松的窗口期會明顯長于海外經濟疫后寬松規律。
向后看,二三季度過程中,伴隨出口壓力加大,經濟弱修復階段,服務消費擴張乏力,地產銷售回暖以及開工強度持續性還待進一步驗證,因此降息窗口并未關閉,特別是5年期LPR調降值得關注。降準周期也并未終結,我們認為國內貨幣政策寬松的窗口期,會明顯長于海外經濟疫后寬松規律。
風險提示:
政策效果不及預期;外部不確定性風險加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