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8 09:1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2年,博騰股份(300363.SZ)繼續保持著高速業績增長,但該公司的大客戶“依賴癥”嚴重,尤其對國外客戶依賴嚴重,該公司有近9成的收入來自國外,而超過6成的收入來自第一....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2022年,博騰股份(300363.SZ)繼續保持著高速業績增長,但該公司的大客戶“依賴癥”嚴重,尤其對國外客戶依賴嚴重,該公司有近9成的收入來自國外,而超過6成的收入來自第一大客戶。
凈利潤增長近三倍
3月27日,博騰股份發布了2022年的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70.3億元,同比增長了126.55%;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0.1億元和19.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82.78%和293.61%;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25.6億元,同比增長了434.06%。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博騰股份曾在其業績預告中披露,2022年,隨著前期收到的重大訂單在報告期內陸續順利交付,同時公司繼續推進“技術領先+服務領先”的CDMO戰略,打造卓越的端到端制藥服務平臺,持續拓展和豐富客戶管線和產品管線,提升技術能力和產品交付能力。2022年,該公司制劑CDMO和基因細胞治療CDMO兩大新業務板塊持續“建能力、樹口碑、拓市場”,整體仍處于虧損階段,合計減少公司合并報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3,647萬元。
年報顯示,博騰股份是一家在全球范圍內為制藥企業、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機構等提供全類別、端到端服務的研發生產外包機構(CDMO)。
按照藥物類型,博騰股份在報告期內的主要業務可分為:(1)原料藥 CDMO 業務,主要為客戶提供化學藥開發及上市過程所需的起始物料、中間體及原料藥的工藝路線設計、工藝開發、工藝優化、分析方法開發、中試級生產、CMC注冊支持、質量研究和分析研發、商業化生產等一系列定制研發及生產服務;(2)制劑CDMO業務,主要為客戶提供小分子藥物開發所需制劑處方工藝開發及優化、分析方法開發及驗證、復雜制劑開發、改良劑型開發等定制研發與生產以及共同開發服務;(3)基因細胞治療CDMO業務,主要以子公司蘇州博騰為運營主體,搭建了質粒、細胞治療、基因治療、溶瘤病毒、核酸治療及活菌療法等 CDMO 平臺,提供從建庫、工藝方法及分析方法開發、cGMP 生產到制劑灌裝的端到端服務。
2022年,博騰股份有98.88%的收入來自化學藥研發及生產服務,1.12%的收入來自其他業務。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89.3%的收入來自臨床后期及商業化業務,8.72%的收入來自臨床早期業務,1.98%的收入來自其他。該公司有89.87%的收入來自國外,10.13%的收入來自中國。
大客戶“依賴癥”嚴重
2014年,博騰股份登陸A股市場,近年來,該公司保持著較快的業績增長。從2019年至2022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62億元、2.88億元、5.03億元和19.79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124.97%、77.82%、74.42%和293.61%。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博騰股份通過大訂單的持續交付,在較短時間內獲取了大量現金。充裕的現金流幫助該公司在多年未進行再融資的情況下實現管理、研發和生產能力的建設,為中長期發展打下基礎。
過去三年全球疫情反復,商務出入境顯著減少。線上溝通在成熟客戶的維系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不能滿足新客戶開拓的需要。過去2年,國內CDMO企業的新客戶開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負面影響。春節后,國內疫情影響顯著消退,出入境管理也有所放松。據了解,多家業內公司在春節后密集安排高層人員出境進行客戶拜訪,并有望在未來數月中引導客戶參觀、審計國內產能,促成更多業務合作。可見,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CDMO企業的業績值得期待。
然而,博騰股份收入來源過于集中,未來存在一定隱患。2022年,該公司來自第一大客戶的收入占比高達66.54%,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高達77.9%。
博騰股份在年報中披露,2021至2022 年,該公司陸續收到美國某大型制藥公司的某小分子創新藥相關的合同定制研發生產(CDMO)服務訂單,金額合計約8.97億美元。若訂單涉及相關產品未來需求無法持續或大幅減少,公司業績可能存在下滑的風險。
事實上,博騰股份的上述近9億美元的大單已執行一半。2022年該公司已履行訂單金額為6.93億美元,合計已履行金額為7.42億美元,還有約1.5億美元訂單尚未履行。因此在2023年,除了大訂單,該公司的非大訂單業務需要挑起“大梁”。
在費用方面,2022年,博騰股份的銷售費用為2.03億元,同比增長了109.54%;同期管理費用為6.04億元,同比增長了108.68%;研發費用為5.2億元,同比增長了96.92%。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博騰股份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1.58億元、2.64億元和5.2億元,研發投入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62%、8.5%和7.38%。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