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6 10:25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作者:羅曼 陳霞昌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期歐美多家銀行爆發流動性危機,但香港市場并未受到明顯負面影響。香港目前已經成為全球財富管理機構的焦點,不論在政府層面,還是金融機構,都對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充...
近期歐美多家銀行爆發流動性危機,但香港市場并未受到明顯負面影響。香港目前已經成為全球財富管理機構的焦點,不論在政府層面,還是金融機構,都對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充滿渴望。香港也在密集出臺各項配套支持政策,沖刺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
力推財富管理中心建設
瑞銀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億萬富豪財富在過去10年錄得近9倍增長,已超越歐美發達經濟體,成為富人主要誕生地。
家族辦公室作為財富管理的最高形式,正受到越來越多超高凈值人群的青睞。香港一位知名家族辦公室決策人古歐龍(化名)稱,因為家族辦公室業務能夠發揮巨大的乘數效應,將資金引導至首次公開招股市場、股權投資和私人慈善事業等,為金融服務業創造更多商機,令經濟整體受惠。
“通過家族辦公室對家族事務和傳承進行管理的模式在亞洲獲得廣闊的發展,尤其是中國香港地區。”古歐龍向證券時報記者介紹。香港金融發展局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新設的家族辦公室如落戶香港,每年可為本地產生6億美元(47億港元)的額外商業開支,以及創造680個專業職位,例如風險管理、法律和會計服務。
香港為打造“資產與財富管理中心”的招牌做足了準備。日前,香港特區政府發布《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推出八項措施,為家族財富擁有者落戶香港提供更有利的配套和服務,當中包括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提供稅務寬減、成立香港財富傳承學院、推廣機場的藝術品貯存設施、發展香港成為慈善中心等。
記者從香港稅務局獲悉,目前香港由單一家族辦公室在香港管理的家族投資控權工具(FIHVs)將獲得利得稅豁免。特區政府下一步將會檢視現時有關基金和附帶權益的優惠稅制。
五大戰略夯實基礎
除了政府部門密集出臺支持政策,香港金融機構也對如何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言獻策。會員囊括香港主要私人銀行的香港私人財富管理公會就在近日發布《香港2035年: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報告,提出香港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的五大發展戰略,包括成為財富中心、資產中心、科技中心、人才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等。
報告所提出的香港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的五大發展戰略,首先是香港應繼續夯實財富中心地位,吸引世界各國高凈值人士及各類財富管理機構赴港簿記及投資。資產中心方面,香港應豐富可投資資產類別并創新金融產品,加強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傳統的財富管理業務之外,報告認為,香港應著力實施金融科技創新與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推動香港成為財富管理科技樞紐。人才方面,報告認為,香港應集聚全球財富管理領軍人才,吸引各國相關領域高層次人才來港就業創業,增強與內地多層次財富管理人才的交流互通。最后,香港應該發揮全球風險管理中心作用,豐富離岸風險對沖、風險管理工具。同時,香港應深化與內地金融監管合作,完善跨境金融監管框架,共同探索金融新業態監管模式,為國家金融開放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香港私人財富管理公會行政委員盧彩云認為,五個中心的戰略都十分重要,需要相互配合和協調,才能使香港成為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實現這五個中心的過程中,相對較大的困難是需要協調不同局方、機構、部門等跨境溝通合作,無論是跨境執業,還是升級跨境理財通,均需要聯合內地、香港、澳門三地的監管部門和業界機構共同組成金融監管協調溝通機制,加強三地金融監管交流協調,解決跨境金融發展和監管問題,定期監測并評估運行效果,形成對話交流機制。
報告建議,未來應持續加強對世界各國、各類財富管理及相關機構,如私人銀行、家族辦公室、國家主權財富基金、養老基金、大學捐贈基金、公益慈善基金等的精準招商引資,推動內地進一步放寬養老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本投資香港市場的渠道、額度和產品類型,以更積極的作為塑造全球財富的匯聚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