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9 10:16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至目前,全國跨境電商綜試區已達到165個,覆蓋31個省份。
今年兩會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五年來,我國堅定擴大對外開放,深化互利共贏的國際經貿合作。推動進出口穩中提質。加大出口退稅等政策支持力度,發展外貿新業態,新設152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支持建設一批海外倉。
伴隨著政策支持、得天獨厚的供應鏈優勢等利好,中國各地跨境電商正在飛速發展,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連年攀升。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含B2B )2.11萬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出口1.55萬億元,同比增長11.7%,進口0.56萬億元,同比增長4.9%。
各地加大跨境電商支持力度
3月20日,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孫宇寧表示,跨境電商作為國際貿易發展的一個新業態,呈現出蓬勃發展生機。目前,全國已經設立了16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覆蓋31個省市區;截至2月底,在海關備案的跨境電商海外倉企業已經達到1713家。
為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國家陸續頒布諸多鼓勵政策。如,2020年1月,商務部、發改委、財政部等六部門共同發布《關于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的通知》,《通知》共選取了50個城市(地區)和海南全島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范圍,為未來跨境電商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至目前,全國跨境電商綜試區已達到165個,覆蓋31個省份,呈現由東部、南部沿海地區向內陸省份擴展,從中心城市、省會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延伸的特點。
《2022跨境電商品牌出海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跨境電商競爭業態繼續呈現頭部效應,電商平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及京津地區。出口貨物主要來自廣東、浙江、福建及江蘇,合計占比近八成。進口貨物的消費地集中在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和北京,合計占五成。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跨境電商行業進入戰略發展期,助力我國傳統商貿結構轉型升級。
“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和‘兩國雙園’等國家間經濟合作的戰略支點,跨境電商迎來發展新機遇,我們對于行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管委會副主任、中國(福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梁勇表示。
日前,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首個省級跨境電商專項政策《關于促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加強產業發展、促進集聚發展、完善要素保障、便利跨境貿易等4個方面提出了13條支持措施,包括明確支持跨境電商主體做大做強、培育跨境電商自主品牌、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帶建設、促進跨境電商綜試區差異化發展、打造跨境電商集聚發展園區、完善跨境電商公共服務等,支持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此外,江蘇省今年將加快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實施外貿新業態提升行動,深化13個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加快培育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園、公共海外倉等載體平臺,指導蘇州、南京穩步開展“網購保稅進口+實體新零售”模式試點。
中小跨境商家看好外貿增長態勢
在經濟全球化以及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全球市場的跨境網購需求在不斷釋放,預計到2025年,全球在線銷售額將增至7.39萬億美元。
海關總署2022年數據顯示,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貨物主要去往美國、英國、馬來西亞、法國、德國、日本、西班牙及俄羅斯等,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出口增加,其中九成以上的跨境電商貨物為消費品。
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近八成商家認為2023年中國整體跨境出口形勢穩中向好。我國的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5年來增長了近10倍,憑借線上交易、交易鏈條短等優勢,跨境電商備受外貿企業青睞。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跨境電商相關企業1.47萬家。2020年新增跨境電商相關企業3201家。2021年新增4789家。2022年新增4061家。深圳、廣州、青島等城市的跨境電商企業名列前茅。
從2023年新年伊始,不少企業跨境電商業務迎來了“開門紅”。美的掃地機在速賣通上已經陸續接到來自西班牙、法國、俄羅斯等多國訂單,開年首月就有上千臺掃地機“出海”。來自廣東順德班利電器科技負責人曾秋平表示,預計今年他們的膠囊咖啡出口額將增長25%以上。通過跨境電商平臺直接面向消費者,自己把控渠道和研發,中小跨境商家正在解鎖更大的利潤空間。
“跨境電商是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仍處于高速發展期。”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表示。
阿里國際站上的機械品類商家,犀牛重工品牌銷售經理于洪曉告訴記者:“我們1月以來已經接到了1700臺微型挖掘機的訂單,相比去年同期有30%—40%的增長。”他表示,海外三四月是銷售旺季,所以一二月份就已經開始下單。目前,犀牛重工品牌位于山東聊城的數條生產組裝線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四月份。
合肥昇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的屋頂光伏儲能家用和商用發電設備,其總經理趙運奇表示,這幾年趕上新能源風口訂單持續火熱。2021年,昇維科技銷售額突破2000萬美元,2022年攀升至4500萬美元,2023年目標出口額達到7000萬美元。他說:“由于歐洲的客戶占比達50%,所以2022年我們在德國租賃了一個面積5000多平方米的海外倉,把物流速度提升到了歐洲境內三日達。”
數字化外貿成為跨境電商新亮點
中國作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數字經濟已然成為拉動其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白皮書指出,2016—2021年中國云平臺投資規模穩步上升,數字平臺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速,企業強化布局跨境服務生態,建立基于生態匹配供需資源的數字貿易平臺,以支持不斷擴大的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同時,中國5G發展全球領先,高質量的網絡建設為電商用戶溝通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橋梁。
近日,阿里國際站總裁張闊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數字化外貿已經率先回暖。據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以來,阿里國際站上的海外需求同比增長達到30%。歐美市場的消費開始回升,東盟、中東地區則對建材、機械設備等非消費品的需求增長迅速。海外市場需求的變化,也在阿里國際站上呈現出不同的行業機會。新能源、建材、機械、新能源車及其配件等外貿新熱點行業保持了高速增長。3月新貿節也涌現出新能源充電樁等新的爆款,海外需求增長了218%。
多家外貿企業表示,今年的招聘需求比往年會增加兩三成。尤其是隨著外貿數字化水平的提升,今年跨境主播、阿里國際站運營、柔性定制供應鏈的“定制員”等成為熱門崗位。
數據顯示,今年3月,在阿里國際站上觀看跨境直播的海外買家數量同比去年已經翻了3倍。視頻化的使用則提升了商家的效率,尤其是針對海外采購商的跨境直播更是受到國外客戶的歡迎。
今年1月中旬,新能源“獨角獸”德蘭明海與德國大買家,通過阿里國際站上的跨境直播洽談,用時4小時拿下開年第一單,價值百萬。鋰電池龍頭企業億緯鋰能專門搭建了跨境直播間,當前,在阿里國際站上通過跨境直播拿到的訂單,已成為億緯鋰能外貿電商團隊的主要業績來源。
在山東機械產業帶,涌現出了濟南激光機械、濟寧工程機械、棗莊機床等借助跨境電商異軍突起的行業,尤其是近幾年在本地售后、海外展廳、直播看廠等數實結合的數字化升級探索方面,已經踏上了品牌出海的高速路。山東領品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杰,把直播間搬到激光切割機生產線,還在海外開創性地推出了“24小時售后服務體系”,只做線上的他,通過阿里國際站創立“領品”(Leapion)機械品牌,2022年銷售額突破3.6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