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8:21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王瀟雨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德邦融入京東集團“生態圈”,重新找回曾經“公路之王”的價值之所在。
在2022年快遞業最重大的一樁并購重組之后被京東集團收至麾下的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邦”,603056.SH),正在逐漸擺脫此前多年里在業務方向和業績上的掙扎與搖擺,開始融入京東集團“生態圈”,重新找回曾經“公路之王”的價值之所在。
4月20日,德邦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全年實現營收313.92億元,同比增長0.1%;凈利潤為6.49億元,同比增長339.08%,扣非后凈利潤為3.12億元,同比增長 250.03%,在行業內凈利增速第一。
業績翻身
對于業績增長,德邦方面表示,其主要得益于持續推進精益管理舉措,有效控制成本費用,實現了經營業績大幅提升;再就是公司持續推進末端網絡變革、提升自動化設備比例以及實施更趨精細化的彈性資源管控,人工成本顯著節降,從而提升了毛利水平。
在德邦看來,過去一年里行業格局開始發生變化,下游消費復蘇也帶動了以重貨為主的公路快運業務的回暖。而在花費巨資構筑的以直營體系為核心的網絡渠道對于資源投入的精準度以及降本增效舉措的執行力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因此對營收方面的作用就能夠較快得以顯現。
2022年全年,德邦營業成本下降0.97%。其中,通過各環節人效的穩步提升,公司人工成本下降1.92%,占收入比下降0.93個百分點;得益于精細化管理,公司包材、物料、理賠等其他成本也呈現有質量的下降,同比下降8%。
報告期內,德邦人工成本占收入比改善較為明顯,主要歸結于公司持續推進末端網絡變革,實現原傳統門店中文職人員的轉型及優化,且公司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收派、分揀、運輸各環節資源投放的精準性,帶來各環節人效的穩步提升。
與其他同行業企業類似,人工成本是德邦最主要的成本項目,報告期內,該項成本占本公司營業成本的50.18%。德邦表示,將通過業務操作標準化、人均效率提升、提高生產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等措施降低人工成本,控制成本上行壓力。
在營業成本之外,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德邦公司期間費用27.65億元,同比下降9.48%,期間費用占收入比下降0.93個百分點。其中,降幅最大的管理費用19.44億元,同比下降13.57%,占收入比同比下降0.98個百分點。
這或與2022年德邦持續推進組織結構優化、提升流程執行效率有關。從整個行業角度來看,伴隨著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物流行業逐步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以科技驅動降本增效。而德邦在業內一向以扎實的人才基礎作為優勢,加上近年來加大對數智化系統的投入,得以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在2022年,德邦快遞和快運兩項主營業務同時增長,其中快遞業務毛利率9.93%,同比增長1.50個百分點。快運業務毛利率11.98%,同比增長1.15個百分點。
德邦方面表示,快運業務主要是由于在公司實現健康、可持續、有質量收入的經營策略指引下,對快運產品進行業務優化,篩選優質客戶,實現了盈利能力同比提升,保證快運業務的良好發展。直營快運格局改善支撐下,行業單價回升,公司利潤率不斷修復。而快遞業務則是“持續完善大件配稱體系,通過對各個操作環節及支撐環節進行精準的資源投入,針對性的推進降本增效舉措,實現收派轉運各環節效率穩步提升、成本合理管控”的結果。
作為國內最早的公路快運業務領域領導者之一,德邦在2013年開始實施戰略轉型,將傳統的公路快運業務向大件快遞業務領域發展,雖然從近年來消費端市場變化趨勢來看這一轉型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在轉型過程中的數年間,在快運和快遞“雙線”市場里,傳統的優勢企業與希望爭奪市場份額的后來者開展了極為激烈的“纏斗”,其中價格戰一度打到行業主管部門出面干預。而德邦在新業務“陷入重圍”之下,傳統優勢業務也逐漸被競爭者趕超。
在內外憂困之下,德邦創始團隊不得不“忍痛”放手,從而有了京東物流在去年以近90億元的并購價格收購德邦超出62%的公司股份,創始人崔維星失去德邦股份實控人身份的巨大變局。
背靠“大樹”
主打直營模式的德邦多年經營之下,打造了一張高效穩定的全國網絡,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京東集團收購并準備將之與京東物流業務進行融合的關鍵因素。
財報顯示,德邦的大件快遞業務在2022年占到總業務比重已經提升至66.21%。作為曾經戰略轉型的的業務核心,德邦3-60公斤的大件快遞全年實現207.85億元營收,同比增長5.33%。
按照德邦方面的說法,隨著大件快遞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技術逐漸成熟,各環節效率穩步提高,可使公司在保證服務品質的前提下持續提升盈利水平。
相比之下,去年德邦快運業務實現營收96.01億元,同比下降10.09%。德邦方面表示,快運業務為公司的傳統主業,精細化產品分層使得公司可根據市場競爭及客戶需求變化調整運作模式和資源投入,保持公路快運市場領先地位。
在財報中,德邦方面表示,公司將調整快運業務的發展策略,升級快運業務運作模式,并加大進行資源投入,提高快運業務收派環節的客戶體驗。
按照一位供職于某頭部快遞企業人士在與《華夏時報》記者交流時的說法,“2022年是快遞快運行業積極探索的一年,前期通過搶量以規模效應形式獲得一定的成本優勢的道路已走不通。由于運輸的中轉及運輸環節涉及更多的人工投入,量的增長帶來的單噸成本下降邊際遞減較快遞更緩,行業競爭也更需要比拼效率。”
在這種競爭環境下,企業在基礎設施和流程方面的投入和優化就顯得尤為重要。據德邦方面透露,其在過去一年里已經不斷完善了大件配稱體系建設,對收轉運派的各環節進行了針對性的投入和優化。在收派環節,公司新建約200個面積更大、功能性更全的重貨分部,合并、優化低效門店超 600 個,全年日均收派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通過持續提升中轉場內即裝即卸占比及自動化占比,中轉場分揀產能同比提升4.1%,公司分揀效率提升3.4%;在運輸環節,德邦通過提升自有運力占比、優化網絡線路布局等方式,提升了運輸質量、提高運輸時效穩定性。
而在加入京東集團“生態圈”之后,作用也很快得到凸顯。根據德邦3月17日發布的日常關聯交易預計公告,2023年,德邦股份預計向京東集團及其控制企業提供金額22.83億元的勞務。公告中數據預計,德邦與京東集團的業務合作有望額外帶來約7.28%的收入增長。
除此之外,消費的能力升級也使得家電、家具、建材等價值高、體積大的商品滲透率得到了提升,家電線上零售額由2014年的11%提升至2021年的52.9%,帶動了大件快遞市場發展。隨著行業競爭恢復理性,快運價格逐步修復,中高端網絡將受益更多,頭部企業利潤修復將更加明顯。大件快遞如家電、家具等產品的特殊性,對末端的配送、安裝、維修服務的要求更高,需要專業團隊保證統一標準化服務質量。德邦在進入京東系后,也憑借自身優勢賦能京東電商平臺,在家電、家具等重點大件品類配送中,提升服務能力。
物流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也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的先導性產業,與宏觀經濟增長的協同性高。快遞終端主要為電商商戶,市場高度集中。隨著電商發展、企業信息技術及成本管控能力加強,商品流通環節減少,時效、品質等服務要求提升,零擔快遞化趨勢明顯,頭部零擔企業迎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華福證券發布的研報指出,京東物流以倉配和供應鏈業務為核心,德邦以大件和零擔物流為主。京東物流收購德邦,我們期待德邦為京東物流補齊自身大件和零擔物流短板,擴充干線網絡能力,同時獲得產品端和上市公司平臺價值。除此之外,京東物流或能夠為德邦提供數字化賦能、業務導流、網絡和客戶協同等資源,從而實現“1+1>2”的效果。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