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9 08:55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楊力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年報顯示,百奧泰于2020年2月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該公司是一家以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研發為核心的創新型生物制藥企業,主營業務為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獨立完整的...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百奧泰(688177.SH)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計劃減持1051萬股。自2020年的登陸A股市場以來,該公司只有2021年短暫盈利。在業績持續虧損的情況下,該公司不得不加大研發投入以擴大收入來源,但因此而不得不再次向股東伸手“要錢”以彌補資金不足。
業績虧損 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大幅減持
5月8日晚間,百奧泰發布公告,該公司的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啟奧興、粵創三號和中科卓創因投資項目退出及資金安排需要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百奧泰股份,合計數量不超過1051萬股(含本數),占該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5383%。
公告披露,截至該公告披露日,啟奧興、粵創三號和中科卓創合計持有百奧泰481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11.62%,上述股東為百奧泰實際控制人之一關玉嬋女士控制,為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上述股份來源均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且已于2023年2月21日解除限售后上市流通。
百奧泰的實際控制人及部份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通過上述股東對百奧泰的持股情況如下: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關玉嬋通過啟奧興、聚奧眾(聚奧眾持有啟奧興50%財產份額并由此間接持有百奧泰2.7982%的股份)間接持有百奧泰4.9014%的股份;該公司實際控制人易賢忠、關玉嬋、易良昱通過粵創三號間接持有百奧泰3.8408%的股份;該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關玉嬋通過中科卓創股份間接持有百奧泰0.0029%的股份。
百奧泰實際控制人易賢忠、關玉嬋、易良昱不參與此次減持計劃;但該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魚丹通過啟奧興間接持有百奧泰0.0064%的股份,擬參與此次減持計劃;該公司董事、核心技術人員YU JIN-CHEN(俞金泉)通過聚奧眾間接持有啟奧興財產份額,并由此間接持有百奧泰0.3240%的股份,擬參與本次減持計劃;該公司監事、核心技術人員吳曉云通過啟奧興間接持有百奧泰0.0502%的股份,擬參與本次減持計劃;該公司監事、核心技術人員湯偉佳通過啟奧興間接持有百奧泰0.0404%的股份,擬參與本次減持計劃;公司職工監事陳奕藩通過聚奧眾間接持有啟奧興財產份額,由此間接持有百奧泰0.0006%的股份,擬參與本次減持計劃;該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包財通過啟奧興間接持有百奧泰0.0077%的股份,擬參與本次減持計劃。
年報顯示,百奧泰于2020年2月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該公司是一家以創新藥和生物類似藥研發為核心的創新型生物制藥企業,主營業務為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獨立完整的研發、采購、生產和商業化體系。
2022年該公司的全部收入來自醫藥制造,其中,69.9%的收入來自自身免疫藥物,27.5%的收入來抗腫瘤藥物,2.9%的收入來自其他。
上市三年多,百奧泰就出現了巨額虧損。2023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5億元,同比增長了108.74%,而同期扣費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43億元和-1.7億元。
對于營業收入大增而凈利潤卻出現虧損的情況,百奧泰給出的原因之一是:報告期該公司的研發投入較上年同期增加62.74%,主要系本報告期臨床試驗費及技術服務費增加所致。
事實上,百奧泰在2022年就已經出現業績疲軟。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6億元,同比下降了45.6%;同期實現扣非前和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億元和-5.2億元。對于2022年的業績大幅下降,百奧泰給出的原因是授權許可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4.57億元。
研發投入大 不得不再次向股東“要錢”
《電鰻財經》注意到,自2020年登陸A股市場以來,百奧泰只實現了短暫的盈利。從2019年至2021年,該公司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9億元、-5.6億元和3.6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22.17%、17.98%和106.39%。加上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虧損,該公司只在2021年實現了短暫的盈利。
百奧泰2021年的短暫盈利主要來源于國際合作的項目進程獲得階段性成果,托珠單抗和貝伐珠單抗授權許可收入大幅增加,且格樂立銷售額也有一定增長。
目前,百奧泰有3款生物類似藥在國內獲批上市,分別是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格樂立,用于治療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結直腸癌等疾病的普貝希,以及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和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的施瑞立。
該公司目前的業績增長主要依賴格樂立和普貝希銷售額增加以及施瑞立新增銷售所致。但由于施瑞立于今年1月份在國內獲批上市,還未產生較多收入。因此該公司2022年的銷售收入來源為格樂立和普貝希。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該公司來自格樂立和普貝希的銷售額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該公司自身免疫藥物的營收為3.18億元,同比下降36.22%;抗腫瘤藥物的營收為1.25億元,同比下降63.17%。
在業績不給力的情況下,百奧泰希望通過加大研發來擴大營收來源。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百奧泰研發費用分別為2.31億元和6.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74%和13.43%;期末貨幣資金分別為1.66億元和4.0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80.42%和30.69%。
貨幣資金的大幅下降,百奧泰不得不在上市三年后再次向投資者伸手要錢。今年3月1日晚間,百奧泰披露定增預案,百奧泰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70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4億元,分別投入到新藥研發項目、百奧泰永和2期擴建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