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2 10:11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周尚伃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為全面規范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活動,提升業務質量和合規水平,監管部門于2022年在全行業開展研報業務“雙隨機”現場檢查專項工作,共覆蓋45家證券公司和300篇研報。...
為全面規范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活動,提升業務質量和合規水平,監管部門于2022年在全行業開展研報業務“雙隨機”現場檢查專項工作,共覆蓋45家證券公司和300篇研報。記者從券商處獲悉,近日,監管部門向券商下發了《關于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雙隨機”現場檢查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
《通報》顯示,從檢查情況看,研報業務合規水平和專業能力總體較好,但也存在部分公司制度建設不完善、執行不到位,部分證券分析師研報制作專業性審慎性不足等問題,后續監管部門將對相關違規機構和從業人員從嚴問責。
具體來看,典型問題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部分公司內控制度未根據法規規范要求及時更新調整。主要表現為未建立互聯網平臺發布研報、輿情監測和應對機制、證券分析師公開發表言論前的內部報備制度;未建立健全市場影響評估機制,構成重要影響的提級審核機制對“重要”情形缺乏明確清晰界定;未建立專項的投價報告制度;證券分析師績效考核機制中的合規因素、研究質量因素不明確等。
二是部分公司內控制度執行有效性不足。主要表現為質控合規審核流于形式,未分別建立清晰的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核清單,質控或合規人員提出意見后跟蹤不足;證券分析師績效考核打分依據未留痕,個別與研報業務存在利益沖突人員參與考核打分等。
三是具體研報制作審慎性不足,個別員工私自發表證券分析意見。主要表現為未經質控合規審查向網下投資者提供投價報告或私自發表證券分析意見造成不當言論傳播等。
針對此次檢查發現的部分證券公司研報業務內控薄弱環節、部分證券分析師等從業人員合規意識淡薄等問題,監管部門重申四大項法規規范要求。其一,要求券商加強研報信息來源和留痕管理,打牢高質量研報堅實基礎;包括加強信息收集環節管理,確保信息來源合法合規。優化信息來源核實機制,明確專項提級審核措施。其二,要求券商強化研報制作、審核、發布全流程內部控制,著力提升專業質量和合規水平;包括壓實制作環節責任要求,確保研報專業審慎;強化審核環節管控,確保質控合規落實到位;加強發布環節審慎評估,確保重大事項提級審核執行有效;強化投價報告管理,提高投價報告質量。其三,要求券商規范公開發表言論和客戶服務活動管控,強化輿情風險管理;包括實施全面管理,確保業務活動管控有效;強化責任擔當,規范員工公開發表言論;重視輿情管理,自覺維護公司和行業聲譽。其四,要求券商完善人員績效考核和內部問責制度,促進行業發展行穩致遠;包括科學設置考核指標,確保有效激勵約束;加強人員管理,嚴肅追責問責。
下一步,監管部門將按照“零容忍”監管方針,持續強化研報業務監管執法,推動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各證券公司和相關從業人員,應當結合此次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對照檢視、認真整改,不斷提升業務質量和合規水平。證券公司,尤其是國有證券公司,應當高度重視黨建引領作用,持續加強行業文化建設和培育,增強“金融報國”情懷,引導從業人員自覺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大局和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