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15:22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作者:俠名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跨境電商需要遵守海外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已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成為外貿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肖露在剛剛結束的第七屆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中介紹,目前,全國已設立16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區內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占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的比重已超90%。
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含B2B)2.11萬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出口1.55萬億元,同比增長11.7%,進口0.56萬億元,同比增長4.9%。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目前,中國在跨境電子商務貿易中處于領先地位,與多個國家在跨境電商領域有密切聯系。其中,中國與美國、澳大利亞、德國、日本和韓國的跨境電商貿易往來較為頻繁,此外,中國還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的跨境電商貿易合作不斷深化。
中國跨境電商50人論壇特邀專家、寧波新東方工貿有限公司CEO朱秋城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當前,跨境電商是非常主流的一個外貿業態,近些年來,一直保持增量,而且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占比會越來越大,未來有望繼續呈上升趨勢。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支持政策,跨境電商優勢和潛力得到了進一步釋放。商務部明確,將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依托我國16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結合各地的產業稟賦和區位優勢,推動更多地方特色產品更好地進入國際市場。同時,支持指導跨境電商綜試區進一步優化服務平臺功能,引導海外倉企業對接線上綜服平臺,力爭把通關、稅收、金融、海外倉儲功能集成于一體,實現“一點接入、一站式”綜合服務。
但也要看到,當前,跨境電商的潛力和優勢未完全釋放,當前我國跨境電商發展仍面臨一些制約因素,在洪勇看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監管政策不夠明確。當前跨境電商行業涉及的監管政策還不夠完善,導致一些企業難以確定自己的合規性,也給監管部門帶來了困難。
第二,物流體系不完善。由于我國跨境電商業務量大、面廣,物流配套體系尚未跟上發展,導致物流在時效性和服務質量上存在瓶頸。
第三,跨境支付限制。由于資本管制等原因,我國的跨境支付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限制了跨境電商的發展。
第四,貿易保護主義。當前,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導致一些國家對我國的跨境電商進行貿易壁壘和技術封鎖,對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洪勇認為,未來,我國企業需要加強對供應鏈的管理,提高供應鏈的可靠性和效率。可以采用物流優化技術和信息技術,實現物流過程的可視化和精細化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減少物流成本。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報告,到2026年之前,全球B2C跨境電商將保持27%的增速。
在朱秋城看來,目前,跨境電商仍是非常大的增量,要繼續支持其健康穩定發展,同時,物流和海外倉建設、數據的透明化和合規化等都需要政策紅利去引導。
“一方面,要繼續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是跨境電商企業贏得海外消費者信任的關鍵。我國企業需要注重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合規管理。跨境電商需要遵守海外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稅務和海關申報管理等合規性方面的建設,保證在國際貿易中的合法性和規范性。”洪勇進一步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