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15:27 |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 作者:王文博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本屆論壇以“新時代、新格局、新機遇”為主題。
第七屆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絲路電商”國際合作鄭州論壇日前召開。本屆論壇以“新時代、新格局、新機遇”為主題,旨在搭建一個中外政府間、企業家間、專家智庫間的溝通對話平臺,共同探討在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中外跨境電商合作的新機遇和新市場,共同探討“絲路電商”未來如何更好地服務于跨境電商大市場。
論壇上,各界嘉賓認為,跨境電商發展活力十足,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貿易新業態。同時,我國高度重視“絲路電商”國際合作,這既是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重要內容,也適應了當前國際形勢,將為跨境電商企業開拓市場提供新的機遇。
跨境電商活力足
原商務部副部長、黨組成員蔣耀平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我國的跨境電商高速發展,五年增長了十倍,而且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同時,市場呈現多元化,從過去以歐美市場為主向多點開花轉變,尤其是東南亞、拉美、中東甚至非洲等跨境電商也紛紛興起,成為開發的新藍海。他給出一組數據,據有關方面測算,東南亞和拉美是僅有電商增速超過20%的地區,其中,東南亞增速達到26.2%,拉美為20.4%。
蔣耀平還指出,商品結構也呈現持續優化趨勢。在跨境電商出口熱門品牌中,數碼3C、家居家具和服裝鞋帽分別占到28%、26%、20%。尤其機電產品、消費類電子產品占比越來越高。
“這些特點代表著一種新的形勢、新的機會、新的格局。分析原因,數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使市場的供給端與需求端能夠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連接起來,實現‘買全球賣全球’。”蔣耀平說。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副主任翟偉斌也認為,跨境電商發展潛力巨大,依托世界最大的零售市場和全球供應鏈樞紐優勢,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2.11萬億元,同比增長9.8%。“跨境電商發展活力十足,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貿易新業態,并推動相關產業深度融入全球化,成為助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要渠道。”翟偉斌說。
這從跨境電商的發展中也可見一斑。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宏偉介紹,自2012年成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2016年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來,鄭州市充分發揮制度創新的先發優勢,依靠區位優勢、人口優勢、樞紐優勢,搭建起連通世界的網上絲綢之路。目前鄭州市已集聚了天貓國際、京東國際、唯品國際、阿里速賣通等一批國際國內知名跨境電商平臺。致歐家居、易通跨境、鄭州悉知、易賽諾等本土跨境電商企業也快速成長壯大。
陳宏偉同時表示,更好地服務中外跨境電商發展,鄭州正通過“絲路電商”合作搭建線上線下協同的電商國際通道,打造以航空運輸為引領,以中歐班列為支撐,以鐵海國際公路運輸為互補的多元化物流體系。“通過建立快捷高效、標準協同、資源互通的網上大市場,必將加強和帶動多雙邊的全方位貿易合作,為擴大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翟偉斌也提出,為了更好地促進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為跨境電商企業營造便利化的發展環境,我國高度重視“絲路電商”國際合作。這既是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也是適應當前國際形勢,為跨境電商企業降低市場風險的重要保障,促進市場潛力加速釋放。
“絲路電商”前景廣
世界海關組織跨境電商合作小組聯合主席孫向陽認為,雖然跨境電商的發展不斷有新的挑戰,但是世界海關組織一直認為,跨境電商所帶來的機遇遠遠多于挑戰。而且世界海關組織支持跨境電商可持續發展的態度一直沒有變化。“相信通過海關、地方政府、企業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一定能夠得到解決。同時,跨境電商發展也一定能夠更快更好。”
對于如何高質量發展“絲路電商”,蔣耀平提出三點建議:第一,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我國已經設立了16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各地要根據產業稟賦和區位優勢,培養一批優質企業,提供一條龍綜合服務,推動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揚帆出海。第二,培育自主品牌。要樹立品牌意識,加快優質國貨出海,提升中國跨境電商的競爭力。同時也要注重保護知識產權,規范發展,讓電商平臺成為優質產品大本營。第三,深化與各國的合作,通過開展合作對話促進企業對接。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研究院院長李鳴濤也提出,要及時從各個維度把握好未來的需求變化和市場趨勢,形成政府和市場的合力,促進“絲路電商”發展再上新臺階。
與會企業也紛紛表示,得益于“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絲路電商”加速發展,成為新的藍海。通過“絲路電商”,中國企業能夠更好地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讓產品更方便地觸達沿線國家消費者,也讓更多中國企業和當地合作伙伴展開更深入的合作。這樣的合作能夠激發創新,推動技術發展,孕育出更多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