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7 14:25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俠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長安實現總銷量約60.78萬臺,同比下降了6.71%。其中,長安福特銷量約4.48萬臺,占總銷量的7.37%;長安馬自達銷量約1.39萬臺,僅占總銷量的2.29%。...
銷量實現微增的長安汽車,仍面臨兩大難題待突破。
長安汽車近期發布2022年財報及2023年一季度報。財報顯示,該公司2022年銷量為234.6萬輛,同比增長2.0%;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銷售187.5萬輛,同比增長6.8%;長安系新能源車銷量超27萬輛。
另外,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1,212.53億元,同比增幅15.32%;經營現金凈流量56.6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5.33%。公司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7.98億元,同比上升119.52%,凈利潤同比向好。
官方表示,主要由于公司自主板塊銷量提升,經營質量改善,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不過,合聯營板塊盈利能力總體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汽車還披露了2022年主要子公司及對公司凈利潤影響達10%以上的參股公司情況,具體為阿維塔虧損20.15億元,長安新能源虧損31.96億元,長安福特虧損24.49億元。
合資品牌難回巔峰
自主品牌雖強勢發展,但合資品牌卻在持續承壓。
整體看起來還算搶眼的產銷業績當中,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兩大合資板塊成為了長安汽車2022年最大的“遺憾”。
據悉,2017年以前,長安汽車的歸母凈利潤主要就來自合資品牌。2017年長安汽車獲得收益為68.55億元,2016年為95.64億元,其中長安福特貢獻的收益分別達到60.39億元和90.29億元,占比88.1%和94.4%,是名副其實的“利潤奶牛”。
進入2018年后,長安合資品牌的頹勢日漸明顯。2018年,長安福特銷售量37.8萬輛,同比下滑54.38%,這也使長安汽車當年營收跌至663億元左右,歸母凈利潤也跌至6.81億元,同比大跌90.46%。2019年長安福特的銷量下降至18萬輛。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長安實現總銷量約60.78萬臺,同比下降了6.71%。其中,長安福特銷量約4.48萬臺,占總銷量的7.37%;長安馬自達銷量約1.39萬臺,僅占總銷量的2.29%。
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這兩大合資車的銷量占比從2018年的25.45%下跌到2022年的15.13%,到了2023年一季度僅有9.66%。
招銀國際研究部副總裁白毅陽向財經網汽車表示,合資品牌的確對長安汽車業績造成拖累,長安福特2022年虧損24個億,計提部分減值,甩掉了部份包袱。
對于兩大合資品牌業績持續下滑,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業績會上并未給出原因,其僅表示長安將堅定不移堅持“合資+自主”并行的戰略,并且透露未來將會深化和福特、馬自達的合作。
不過,在2022年年報中,長安汽車已明確對合資品牌進行投資管控、削減落后產能。
更重要的是,對于長安汽車而言,要想地位穩固肯定不能過于依賴合資板塊燃油車的業務,需要在新的環境下布局和打造出自身的技術壁壘。
新能源仍處發展初期
長安汽車整體的產能結構正逐步向新能源調整,但是發展相對不樂觀。
新能源車型規劃上,長安汽車新能源打造了深藍SL03、阿維塔11、Lumin、奔奔E-star等新能源車型;當前的主打車型為Lumin、深藍SL03、阿維塔11。
上述三款車型,雖然已經覆蓋主流用戶需求,符合大型汽車廠商應有的產品策略。業內人士表示,長安汽車在產品矩陣方面雖“面子”整齊光鮮,但“里子”卻不夠堅挺。
從銷量上來看,2022年自主新能源累計銷量27.1萬輛,同比增長150.1%,整體走勢良好。但新能源銷量中Lumin、奔奔等微型車占據了較大的比例,而深藍、阿維塔等品牌的銷量占比較小。
長安深藍、阿維塔為長安汽車近年發布的新能源品牌。長安深藍定位為年輕、科技的數字純電品牌,目前僅有深藍SL03一款車型。據悉,長安深藍2023年銷量目標為40萬輛,而2023年前四月份累計銷量不到三萬輛,疊加市場多方面因素,可見深藍品牌的發展及年度銷量目標仍面臨諸多挑戰。
阿維塔定位為情感智能電動汽車品牌。一直以來,阿維塔被看作是長安品牌向上的戰略支撐。朱華榮在業績會上透露了阿維塔2022年融資49.67億元,后續將有序推進上市融資發展。而從市場表現來看,阿維塔11自2022年12月30日開啟交付,4個月僅交付7,631 臺。對比來看,銷量整體較為單薄。
另外,在2022年報及今年一季報中,深藍與阿維塔的利潤虧損缺口也比較大。2022年阿維塔科技營收2834萬元,虧損20.15億元。深藍汽車營收156.78億元,虧損31.97億元。
從融資和經營狀況上來看,長安新能源顯然都還屬于前期階段。白毅陽稱,長安新能源和阿維塔還處于前期投入階段,因此2022年虧損屬于正常現象,每個新能源車企都經歷這個階段。
關于車型結構,白毅陽認為,長安選擇由低往高去突破,在行業初期沖量階段會搶占市占率,但同時盈利能力不足。從今年開始,深藍這邊SL03和S7車型起量后,整體銷量結構會開始改善。
知名汽車分析師張翔則表示,長安汽車最大的問題低端車太多,高端車少。雖然長安汽車聲稱自主品牌占比達到80%,但大部分都是低端車,售價基本都在5萬元以下,競爭力不強。銷售主要靠賣微型面包車,價格低貢獻小,利潤低,沒有核心產品,長安汽車大談美好未來,回避了現實。
不過,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等戰略的支持下,長安汽車依然對未來充滿信心。
2023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投資計劃為864,859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479,265萬元,股權投資385,594萬元。
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在產能結構調整、研發能力、新品投放、數字化能力四個方面進行投入。股權投資主要是支持自主新能源品牌、規模雙提升,拓展海外市場,深化與合作伙伴的資本關系。
平安證券在研報中表示,2022年長安汽車新能源業務以及合資板塊出現較大虧損,但傳統自主業務盈利能力大幅增長,目前已經成為盈利支柱。長安汽車擁有做大做強自主品牌的決心和能力,新能源轉型速度較快,深藍品牌在產品力、渠道、品牌等維度均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但是,考慮到2023年初汽車行業價格戰、新能源車業務還處于投入期以及公司傳統合資板塊市場份額的下滑,因此下調對公司業績預測,預計2023/2024凈利潤分別為66.2億/87.8億元(原預測值為68.1億/96.7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