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15:29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程子姣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阿里加速組織變革。
阿里巴巴集團(下稱阿里)劃時代“1+6+N”組織變革已接近2個月。
5月18日晚,阿里公布2023財年第四季度(自然年2023年第一季度)及全年業績。
本次財報會,阿里罕見邀請多位高管參與發言,包括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阿里巴巴董事會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淘天集團首席執行官戴珊、阿里巴巴國際數字商業集團首席執行官蔣凡等。此后六大業務集團負責人或相繼參與財報會直面投資者。
此外,本次財報公布了阿里多條重磅業務動態,包括云智能集團將從阿里巴巴集團完全分拆獨立走向上市,菜鳥、盒馬啟動上市計劃,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啟動外部融資,六大業務集團正式成立董事會等。
張勇表示:“全球局勢日益復雜,我們主動實施組織變革,給予業務更大獨立性以增強其競爭力,滿足不同客戶持續變化的需求,捕捉新市場機遇。”
市場的變化永不停止,隨著“1+6+N”組織變革的落地,阿里全面做輕、做薄,員工也將為各自的業務而戰。在互聯網增速見頂的時刻,阿里變陣狂奔沖向新時代。
中國商業業務率先復蘇,未來兩年將堅持投入用戶需求拓展等
財報顯示,上一財年阿里收入為 8686.87 億元(1264.91 億美元),同比增長2%。經營利潤為 1003.51 億元(146.12 億美元),同比增長 44%。
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725.09 億元(105.58 億美元)及凈利潤為655.73 億元(95.48 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7%及 39%。財報稱,凈利潤的增長來自經營利潤增長及阿里所持有的股權投資的公允價格變動而產生的凈虧損下降所帶動,部分被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下降及投資減值增加所抵銷。
同時,此次阿里未把公允價值變動而產生的凈收益或凈虧損和投資減值計入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非公認會計準則凈利潤為1413.79 億元(205.86 億美元),同比增長 4%。
財報顯示,阿里中國商業業務憑借穩固的高質量消費群體,在復蘇周期內快速企穩。在3月,淘寶和天貓的線上實物商品GMV(成交總額)增長(剔除未支付訂單)轉為正數,財報顯示服飾及保健品品類增長強勁。
本季度,在淘寶和淘特上M2C(生產廠家對消費者)商品產生的支付GMV同比增長26%。淘菜菜持續推動中國零售市場中雜貨和生鮮產品的品類滲透,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有62%的淘菜菜年度活躍消費者為首次在阿里平臺購買生鮮產品的消費者。
財報顯示,本季度,盒馬繼續增強其銷售能力并提高運營效率;餓了么每筆訂單的單位經濟效益持續為正且同比改善;淘特、淘菜菜均持續實現季度虧損同比收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消費呈現穩步復蘇態勢,其中餐飲消費快于商品消費。受益于此,本季度本地生活服務訂單增長超20%。其中,高德和飛豬“到目的地”業務訂單同比增長迅速,3月,高德日均活躍用戶數量創1.5億的新高,飛豬國內酒店預訂價值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70%。“到家”業務上,消費需求改善、活躍商家數增加,以及有效擴展配送能力,令餓了么的GMV增長和訂單增長顯著上升。
去年,淘寶天貓確立了“從交易走向消費”的戰略方向,以用戶為中心,聚焦內容化、價格力和履約力等中長期發展能力建設,成效逐步顯現。在今年淘寶天貓618商家大會上,戴珊表示,面向未來淘寶天貓的方向是:用戶為先、生態繁榮、科技驅動,即推進全面內容化、支持商家發展降低商家經營成本、創造AI時代全新的用戶產品和商家工具。
財報會上,戴珊稱,作為經營者需要在大周期下有更長遠的規劃。未來的3到5年,淘寶的戰略即用戶為先、生態繁榮和科技驅動,從交易走向消費,從消費走向生活,“我們在互聯網電商領域中,用戶和商家規模都處在第一陣地,但是競爭依舊非常激烈和殘酷,因此未來一兩年的投入方向和力度是非常明確的”。
戴珊透露,未來兩年將堅持投入用戶需求拓展、用戶體驗優化、用戶規模增長、用戶時長增加的方向,將通過用戶和商家規模的增長以及技術進步來驅動平臺營收的長期增長。
國際業務快速增長潛力大,將堅持“跨境+本地”模式投入
財報顯示,得益于長期的能力建設和效率提升,在經濟復蘇周期下,國際商業分部、菜鳥、本地生活分部等業務季度及全年收入增速顯著。這一季度,國際業務表現亮眼,其中國際零售收入增長41%,連續3個季度超出市場預期。
蔣凡在財報會上表示,本季度,國際業務展現了快速的增長勢頭,增長主要驅動力來自于業務規模的擴大和商業化率的提升。
季度內,包含Lazada(來贊達)、速賣通、Trendyol(阿里旗下中東電商平臺)和Daraz(阿里旗下南亞電商平臺)的國際零售商業訂單量整體同比增長15%,收入同比增長41%。
Lazada通過優化買家體驗,在東南亞市場實現雙位數訂單同比增長,并繼續擴大其買家基礎;Trendyol從3月起業務恢復,以及新業務訂單增長強勁,季度訂單同比增長率保持強韌。
本季度,速賣通面向全球消費者推出的新服務Choice,指定國家的消費者在Choice下單可享受免運費、免費退貨和配送質量保證等服務。推出以來,Choice日訂單量迅速增長,帶動速賣通季度訂單實現雙位數增長。
有數據顯示,3月以來,速賣通訂單量快速增長,同比增幅超50%。同時,目前在韓國、西班牙等開通Choice服務的多個國家,速賣通下載量均飆升至前3名。訂單的快速增長對倉庫及物流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月,速賣通聯合菜鳥宣布,將在一個月內新開設5座跨境倉庫,優選倉總面積再增數萬平方米,為商家提供更多倉容空間。
蔣凡說,面向未來,國際零售業務依然會堅持“跨境+本地”模式的投入。跨境市場的潛力依然很大,速賣通將保持快速增長。本地市場中,除了在東南亞市場持續投入,也會積極關注更多新的區域市場機會。
他同時表示,作為B2B(企業間的電子商務)數字貿易業務的阿里巴巴國際站進行了模式升級,從交易服務衍生了金融、物流、數字化SaaS(軟件運營服務)服務等其他服務,相信這些動作會讓B2B業務保持健康增長。
自此,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也將啟動對外融資,助力業務進一步發展和增長。
本季度,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菜鳥的收入同比增長18%至人民幣136.19億元。在國際端到端履約網絡、國內送貨上門等影響體驗的關鍵物流能力建設,菜鳥持續推進,有明顯進展。財報還稱,阿里董事會批準啟動菜鳥集團上市計劃,預計在未來12到18個月內完成。
阿里方面稱,今年恰逢菜鳥成立十周年。經過十年發展,菜鳥已經成為一家領先的數智物流公司,形成國內物流、國際物流、城鄉末端、物流科技和物流地產五大業務板塊,并持續投入全球物流基礎設施和供應鏈能力建設,面向市場檢驗的時機已經成熟。
財報顯示,本季度國際商業、菜鳥、本地生活服務收入增速依次為29%、18%、17%;即便2023財年在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及諸多不確定因素下,三個業務按年實現13%、21%、12%的收入增速,逐漸成為阿里巴巴業績穩健增長的新引擎。
云市場價格戰搶客戶,張勇回應六大業務集團持股安排
2023財年,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后,云業務收入為772.03億元,經調整EBITA為14.22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了連續第二年盈利。
阿里云一直致力于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核心技術的研發,推動算力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今年4月,阿里云發布了AI大模型通義千問,并宣布將接入阿里巴巴所有產品,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數據顯示,已經有超過20萬家企業申請接入通義千問測試,企業專屬大模型的需求十分火爆。
今年以來,阿里云轉守為攻,推出核心產品降價和免費試用計劃,大幅提高合作伙伴傭金率,擴大公有云客戶基礎、提升云端利用率。
近期,國內云市場再度爆發價格戰受到各方關注,對此,張勇也在業績會上回應稱,阿里云的價格策略調整,基于算力普惠目標,其目的是,讓更多的中小企業,特別是開發者更好地來使用云計算、降低使用的門檻,最終對于發展行業客戶有一個長期的幫助。
“1+6+N”組織變革后,阿里成為“1”,云智能集團、淘寶天貓商業集團、本地生活集團、菜鳥集團、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大文娛集團成為“6”,其他公司“N”將獨立經營管理,阿里走向組織治理全新階段。
許多投資者關心未來阿里與這些獨立商業集團的關系,哪些公司的股票將被處理,哪些還將持有或控股?對此,張勇回應稱,這些財務動作將基于阿里消費、云計算、全球化的三大戰略來最終確定,戰略在哪里,資產就在哪里。
未來,阿里將轉向控股集團,運營重心也會從具體業務中抽離出來,將精力更多投向投資、創新、孵化。阿里巴巴作為一個上市公司主體,不會變化,各個業務集團、公司的業績將繼續合并報表。
值得注意的是,積極布局未來的同時,阿里巴巴繼續執行股份回購計劃。財報顯示,截至3月31日,以約19億美元回購了約2150萬股美國存托股(相當于約1.724億股普通股)。在目前授權下,有約194億美元回購額度,有效期至2025年3月。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