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1 11:31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持有期基金在投資者認購之后,一定投資期間內不能贖回,因而常常被外界認為是投資者“管住手”、避免追漲殺跌的利器。過去幾年,持有期基金成為基金發行市場的一大亮點,不...
持有期基金成為基金發行市場的一大亮點,2020年以來,該類產品邁入快速發展期,至今已有上千只。然而,從與非持有期基金的對比來看,2020年以來發行的持有期基金業績方面并未有明顯優勢,甚至部分基金兩年、三年之后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業內人士認為,持有期基金的表現受封閉期內宏觀經濟運行、企業業績、市場交易行為以及基金經理本身的投資能力與表現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不論盈利還是虧損都是正常現象。拉長時間來看,國內權益資產持有5年獲得正年化收益的概率能達到90%左右。
業績虧損引發市場熱議
持有期基金在投資者認購之后,一定投資期間內不能贖回,因而常常被外界認為是投資者“管住手”、避免追漲殺跌的利器。過去幾年,持有期基金成為基金發行市場的一大亮點,不少渠道和基金公司都將此作為布局重點,有私募基金甚至推出過15年持有期的基金產品。
Wind數據顯示,2020年以前全市場持有期基金產品不足90只,2020年以來此類產品邁入快速發展期,2020年全年市場增加持有期基金產品超過200只,2021年、2022年此類產品分別增加超500只和400只。至今,全市場已有超千只持有期產品,持有期限從30天、6個月到1年、3年、5年不等。
隨著此前不少持有期基金陸續到期,一些基民發現,過了兩年甚至三年之后,基金仍然處于虧損狀態,有的虧損幅度甚至超過非持有期基金。例如,2020年年末成立的一只2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持有期內虧損超過40%,這引發了市場對此類基金的熱議。
從與非持有期基金的對比來看,持有期基金的業績并未有明顯優勢。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成立于2021年,截至2023年4月30日滿兩年的股混基金和FOF(基金中基金)中,持有期基金和非持有期基金的近兩年平均收益分別為-19.27%和-14.85%;成立于2020年,截至2023年4月30日滿三年的基金中,持有期基金和非持有期基金的近三年平均收益分別為17.59%和22.47%。
“長期持有”是否有效
近幾年來,“長期持有”成為基金公司和銷售渠道一致的宣傳導向,但持有期基金的近期業績不盡如人意,是“持有期”失效了嗎?
盈米基金馮梓軒表示,持有期產品本身并不是絕對收益策略,在封閉期間的表現受多重因素影響,這些產品在解鎖后不管是盈利還是虧損,都屬于正常情況。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認為,基金業績表現并不完全取決于持有期,持有期只是基金的一個特點,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組合管理會對基金的表現產生更加直接的影響。當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或基金本身的風格定位與市場環境不適配,持有期基金也會出現業績虧損。
在馮梓軒看來,持有期基金設定的初衷是為了提高投資的勝率。“從過去15年間市場運行數據回測的角度來看,國內市場的權益型基金資產,持有5年獲得正年化收益的概率能達到90%左右,持有時間從1年到3年,也呈現出持有時間越長,虧損概率和幅度越低的分布特點。”他表示,從以往經驗來看,金融市場的總體表現與經濟增長為正相關效應,長期來看,拉長投資周期,會有相對更優的投資回報。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對A股市場歷史上所有已完整經歷過持有鎖定期的公募股混基金和FOF進行統計發現,兩年持有期的基金中,近半數基金在持有期內獲得了正收益,整體平均收益為5.02%;三年持有期的基金中,51只中僅有三只基金出現虧損,整體平均收益為29.33%。雖然兩年持有期基金的收益率最高能達到90.44%,但業績分化較明顯,而三年持有期基金的收益表現整體更加穩健。
“持有期基金規定在一定期限內投資者不能進行贖回,確實可以避免投資者因為短期波動,在情緒的影響下非理性買賣行為。基金經理短期業績壓力降低,也方便更好地執行自己的投資策略,挖掘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標的。”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表示。
做好宣傳和投教工作
當前,持有期基金的發展過程中,仍面臨多重難題。一方面,投資者犧牲了一定時間的流動性,往往對收益抱有更高期待;另一方面,一些持有期基金出現了持有期還未結束就更換基金經理的情況。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指出:“持有期基金主要通過鎖定期來避免投資者的情緒化交易,那么對應的就肯定會犧牲鎖定期內的流動性,這是相輔相成的。基金管理人和銷售機構應該對此做好宣傳和投資者教育工作,讓投資者能夠充分理解持有期基金的特點,對資產做好流動性管理。從另一個角度,管理人也可以根據持有期長短,通過降低基金管理費或者認申購費的方式,吸引投資者購買。”
事實上,此前一些私募基金在發行三年持有期產品時,就已經有通過降費來補償投資者流動性的嘗試。馮梓軒認為,封閉式基金的投資潛力并不會與折價率直接掛鉤,不建議過度關注持有基金的固定費率等因素,更需要關注的是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和投資者本人的投資周期。
對于持有期內基金經理離職的情況,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認為,從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基金公司應盡量避免封閉期更換基金經理的情況發生;另外,基金公司有義務建立并維護穩定的投資框架和投研隊伍,使得基金不因個人變動原因產生巨大變化,從而出現損傷投資者利益的情況。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指出,基金管理人應盡早地向投資者告知基金經理更換的消息,對更換原因、新基金經理的背景和投資策略等信息進行充分說明,允許投資者在一定期限內提前贖回基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