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7 15:34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同花順(168.700,-0.31,-0.18%)iFinD數據統計,5月(以罰單公布時間為準)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央行、證監會以及外匯管理局4家監管機構對銀行業(不包含個人)共計下發了1...
開年至今收到3次罰單,5月更是成為唯一收到千萬元罰單的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的業務合規存在哪些問題?根據一季報,廈門國際銀行一季度營業收入35.7億元,同比減少15.1%;實現利息凈收入27.77億元,同比減少27.42%。作為唯一一家未上市的萬億級城商行,廈門國際銀行面臨哪些挑戰?
針對一季度營收乏力、不良率提升、行內業務監管等問題,記者向廈門國際銀行發出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對方并未作出回應。
上半年三次被罰
根據同花順(168.700, -0.31, -0.18%)iFinD數據統計,5月(以罰單公布時間為準)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央行、證監會以及外匯管理局4家監管機構對銀行業(不包含個人)共計下發了143張罰單,與4月持平。其中,城商行累計罰款金額的四成來自廈門國際銀行,該行也是5月唯一收到千萬元罰單的銀行。
日前,廈門銀保監局公布對廈門國際銀行的行政處罰信息。據統計,此次廈門國際銀行涉及21項違法違規事實,如此多的條目數量在銀行罰單中實屬罕見。廈門銀保監局對廈門國際銀行沒收違法所得15.74萬元,處以罰款1381.49萬元,合計罰沒1397.23萬元。同時,十名相關責任人分別被給予警告或處以十萬元罰款,作出處罰決定的日期為2022年6月28日。
廈門國際銀行涉及哪些違法違規行為?從罰單原由來看,廈門國際銀行此次違規的領域較廣,在貸款投放方面,廈門國際銀行存在循環辦理大額存單質押貸款、虛增存貸款、流貸額度測算等貸前調查不盡職,貸后管理流于形式;貸款三查不到位,個人經營貸款被挪用于證券、房地產和民間融資等限制性領域;通過銀信合作,違規向房地產項目發放流動資金貸款;貸款三查缺位,未發現申貸材料造假;存貸掛鉤;貸款挪用于股權投資等問題。
在跨境業務方面,廈門國際銀行存在逆程序扣劃跨境擔保業務反擔保資金;跨境融資及跨境擔保業務內部控制存在較大缺陷;跨境融資利率為0%、內部交易價格不公允等問題。此外,還有通過違反會計準則、支付規定等方式延緩、規避跨境擔保履約義務;向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回函、向檢查組提供隱瞞重要事實的材料等違法違規行為。
廈門國際銀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處罰是基于監管部門2020年對該行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作出的,所涉及的業務均發生在2020年3月以前。該行高度重視此次檢查及整改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即查即改,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并對相關責任人開展責任追究。
廈門國際銀行此次不僅踩坑銀行罰單中常見的貸款管理不嚴,也有“劃型錯誤,違規收費”“向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回函”等非典型錯誤,而這已不是廈門國際銀行今年第一次收到罰單。
今年1月,廈門國際銀行龍巖分行、漳州分行、龍海支行等分支機構分別被處罰295萬元、100萬元、50萬元,相關責任人被給予警告。違法違規問題包含向借款人轉嫁抵押評估費用和抵押物財產保險費、貸款貸前調查不盡職、流動資金貸款貸后管理不到位等。
2月,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又因12項違規行為,被北京銀保監局罰款810萬元,同時13 名相關業務負責人累計被罰款60萬元。其主要違法違規事實包括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用于違規領域、發放虛構用途的貸款、個人經營性抵押貸款業務管理不規范等,北京銀保監局責令廈門國際銀行北京分行改正,作出處罰決定的日期為2023年2月22日。
換帥后一季度業績不佳
顯然,廈門國際銀行在業務合規方面仍有改進空間。資料顯示,廈門國際銀行成立于1985年8月31日,總部位于廈門,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于2013年從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從中外合資銀行改制為中資商業銀行。
廈門國際銀行2022年年報業績止跌回升,實現營收171.28億元,同比增長2%;實現凈利潤58.79億元,同比增長1.36%;凈利息收入127.31億元,同比下降8.28%。截至2022年末,該行資產總額10881.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04%;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6153.35億元,同比增長8.51%;負債總額10019.55億元,同比增長7.98%。
今年1月份,廈門國際銀行發布公告稱,因組織人事調整,經該行董事會審議通過,接受章德春辭去該行行長職務,工行老將曹云川擔任該行行長。從披露的2023年一季報來看,曹云川接手后的廈門國際銀行營收仍面臨不小的壓力。一季報顯示,廈門國際銀行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7億元,同比減少15.1%;歸母凈利潤11.18億元,同比增長2.96%。其中,一季度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27%至27.77億元,占營收的比例接近80%,成為拖累該行一季度營收負增長的重要原因。不過,占比不足12%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大增至4.12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4810.9萬元,中間業務收入的大幅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收窄了該行營業收入降幅。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低于行業不良貸款率,但廈門國際銀行的不良率近年來持續攀升。2019年至2022年末,廈門國際銀行的不良率分別為0.71%、0.84%、1.06%、1.26%。同時,撥備覆蓋率分別為310.59%、259.8%、202.73%、168.42%,逐年下滑。截至2022年末,該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及一級資本充足率近五年來首次下降,分別為9.03%、10.35%,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41個百分點、0.09個百分點。
聯合資信評估分析指出,近年來,受外部經濟環境及行業減費讓利政策等因素影響,廈門國際銀行存貸款業務利息凈收入增速趨緩,同時投資收益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存在一定波動,導致營業收入增長受限,減值準備計提力度較大,整體盈利水平有待提升。
上市計劃遇阻
早在2007年廈門國際銀行就提出A股上市計劃,但由于合資銀行身份,該行不得不完成股改后再籌備上市。2013年改制中資商業銀行后,廈門國際銀行于2017年再次提到正積極研究上市的可行性,開展上市相關籌備工作。2019年年報中提到,監事會建議該行加強研究和落實三地聯動、上市工作等戰略層面工作。
2022年12月,有消息稱,廈門國際銀行擬推動香港子公司——廈門國際投資在港上市,但具體募資規模并未確定。廈門國際投資由廈門國際銀行全資設立,注冊資本約64.2億港元。除設有多家代理人公司、物業投資公司外,廈門國際投資還持有香港集友銀行、澳門國際銀行的股權,持股比例分別為69.63%、49.04%。
推動子公司赴港上市,并不意味著廈門國際銀行放棄A股上市。該行新一輪五年戰略規劃中明確提出,將圍繞國際化與金融科技兩大領域打造高質量發展特色及差異化優勢,全力實現IPO上市。
2022年9月13日,廈門國際銀行獲批因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注冊資本增至138.25億元。9月19日,廈門銀保監局批復,同意廈門國際銀行增資擴股方案,募集股份不超過7.5億股。這些動作均被認為是在為上市做沖刺準備。作為目前唯一一家未上市的萬億級城商行,廈門國際銀行能否在“新帥”的帶領下成功登陸A股值得期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