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9 09:5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可轉債基金,一般指在基金名稱中明確寫著“轉債”字樣的基金,如某某可轉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
前段時間,我們為大家介紹了一種頗具性格和特點的債券--可轉債,(詳見:固收系列(五)| 可轉債:兼具股性債性的“雙面特工”),然而,轉股、強贖、下修、回售……,可轉債的條款規則林林總總、復雜難懂,可能會讓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
如果對可轉債有興趣,有沒有相對輕松參與可轉債投資的方法呢?
可以考慮讓基金管理人幫你“操心”復雜的定價模型,跟蹤條款博弈,打理投資組合,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可轉債基金。
什么是可轉債基金?
可轉債基金,一般指在基金名稱中明確寫著“轉債”字樣的基金,如某某可轉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
這類基金主要投資可轉債,且可轉債投資比例不低于基金所投債券資產的80%。
我國的第一只公募可轉債基金成立于2004年5月,但由于可轉債市場整體容量比較有限、可轉債基金規模、數量的發展也較緩慢。2017年起,可轉債市場規模持續擴容,可轉債基金資產規模也不斷增長,截至2022年底,可轉債基金規模已由2017年底的不到40億元增長至374億元。(數據來源:wind,按wind可轉債基金分類統計)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還有一些基金在產品名稱中并未注明“轉債”字樣,在基金合同中也未嚴格限定可轉債投資的比例范圍,但卻也有可能是一只“隱形的”可轉債基金。一般而言,這類基金往往具有以下特征,我們需要留意關注:
1、定期報告中披露的可轉債持倉占比高,如超過了基金資產的50%。
2、基金合同中約定基金的投資策略主要為投資可轉債。
可見,這類基金實際上也主要投資可轉債,但合同的約定相對靈活,為基金應對不同市場環境和防控投資風險保留一定的余地和操作空間。
從歷史業績看可轉債基金收益風險特征
不了解可轉債基金的投資者,很容易被可轉債基金中的“債”字迷惑,“望文生義”地認為可轉債基金同普通債基類似,也屬于風險偏低的投資品種。
實際上,含有“股性”的可轉債,屬于《證券法》規定的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價格波動一般也大于普通債券,因此可轉債基金屬于含“權”的基金產品。通常來說,同等條件下,基金持有可轉債比例越高,長期預期回報可能更高,凈值波動也會相對更大。
如下圖所示,可轉債基金的業績走勢和中證偏股基金指數、滬深300相關性較強,走勢更貼近于股票市場指數,歷史收益和波動均顯著大于普通債券基金。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180101-20221231
通過觀察過去五年轉債基金指數的表現,可以發現,整體而言可轉債基金在這一區間的凈值波動幅度低于偏股型基金,在股市下跌時,具備相對較強的風險抵御能力,最大回撤和波動率整體小于偏股型基金;在股市反彈時,可轉債基金的表現往往跟隨股市走高,但整體而言彈性相對較小。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180101-20221231
需要注意的是,轉債基金指數反映的是這類基金整體的表現,具體到每只可轉債基金而言,基金的實際表現取決于基金管理人的風格策略和管理水平,不同的可轉債基金之間表現可能會有很大差異,投資者還需做足功課、審慎選擇。
下一期,我們將繼續聊聊可轉債基金重點要關注哪些方面,以及可轉債基金有哪些特有風險。
本資料僅用于投資者教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我們力求本資料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及時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
數據及圖表來源:易方達投資者教育基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