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30 10:5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2011年6月冠昊生物上市,三年限售期一過,2014年11月,實控人朱衛平和徐國風就開啟了減持套現模式。到2016年7月,兩位實控人累計減持3257.72萬股,獲...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冠昊生物(300238.SZ)的控股股東已將其持股全部凍結。與此同時,該公司卻向實控人夫婦定增5億元。過去幾年,該公司的實控人樂于資本運作,而經營業績卻“進兩步退三步”。
控股股東持股全部凍結
6月29日,冠昊生物發布公告,近日,該公司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廣東知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知光)通知,獲悉廣東知光所持有該公司的股份存在被司法再凍結及輪候凍結的情況,具體事項如下:截至公告發布之日,控股股東廣東知光直接持有公司股份550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0.76%,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北京世紀天富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持有公司股份153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80%;控股股東廣東知光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704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56%。
對于股份被司法再凍結及輪候凍結的原因,廣東知光回復稱,廣東知光與珠海市名葉清風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市奕秋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何莉因借款合同糾紛,廣東知光名下的部分財產被申請查封、凍結。
年報顯示,冠昊生物有75.86%的收入來自醫療器械,9.11%的收入來自藥品,15.03%的收入來自租賃及其他服務業。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23.36%的收入來自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8.31%的收入來自胸普外科修補摸,2.53%的收入來自無菌生物護創膜,13.01%的收入來自B型硬腦(脊)膜補片,0.47%的收入來自乳房補片,21.16%的收入來自神經外科設備及配件,0.25%的收入來自護膚品,10.72%的收入來自細胞技術服務,9.11%的收入來自本維莫德,4.06%的收入來自租賃及其他服務。
2023年第一季度,冠昊生物實現營業收入1.13億元,同比下降了8.33%;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214萬元和1972萬元,同期增速分別為1.54%和-2.17%。
從2011年上市到2018年,冠昊生物實現的所有凈利潤累計3.43億元,而2019年該公司實現凈利潤-4.65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4.75億元。也就是說,2019年的一次虧損抹掉了該公司之前的所有“努力”。
2019年之后,冠昊生物延續著之前的態勢。2020年和2021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421萬元和5115萬元,同期增速分別為107.21%和49.52%。而2022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為-3.3億元。2022年的虧損抹掉了前兩年的盈利。
《電鰻財經》注意到,2011年6月冠昊生物上市,三年限售期一過,2014年11月,實控人朱衛平和徐國風就開啟了減持套現模式。到2016年7月,兩位實控人累計減持3257.72萬股,獲利15.52億元,此后股價一路下降。
2018年4月,冠昊生物的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由朱衛平、徐國風二人變為張永明、林玲夫婦。
持股凍結還定增 到底缺不缺錢?
在控股股東其所持上市公司股票全部對外質押和凍結后,今年4月份,冠昊生物卻拋出定增預案,計劃通過定增發行股份不超過5580萬股,募資不超過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該次定增的發行對象為公司實實控人張永明、林玲夫婦控制的北京天佑、世紀天富、江蘇天佑。
冠昊生物的操作讓人有點兒看不懂。其控股股東左手通過滿倉質押上市公司股票獲得融資5億元左右,而實控人右手就通過其他關聯方認購公司價值5億元的新股。業內人士質疑這種操作的合理性。既然控股股東滿倉質押股票,說明資金不太充裕,那么,關聯方認購新股的錢從哪里來?
由此可見,冠昊生物的實控人張永明、林玲夫婦就像他們的前任沉迷于資本運作,而無心真正經營公司業務。
2022年冠昊生物業的營收為3.77億元,同比下降22.84%,歸母凈利潤為-3.08億元。對于業績虧損原因,該公司稱,公司子公司珠海祥樂的人工晶體國內獨家經銷協議提前終止,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及商譽減值損失共2.83億元;同時,公司投資的聯營及合營企業因國內外經濟下行、經營等原因,經營效果低于公司投資預期,確認投資損失1129萬元,計提長期股權投資資產減值損失3036萬元。
此次虧損是該公司過去幾年對外并購留下的苦果。珠海祥樂系冠昊生物于2016年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而來,其主要業務為代理人工晶體產品。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冠昊生物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3455萬元、4918萬元和5790萬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91%、10.06%和15.35%;同期研發投入資本化比例分別為0.85%、5.2%和12.75%。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