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09:38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作者:裴利瑞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7月22日,是科創板開市交易4周年的日子。4年來,公募基金也在不斷加大對科創板的配置。
7月22日,是科創板開市交易4周年的日子。4年來,公募基金也在不斷加大對科創板的配置。
最新披露完畢的基金二季報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基金對科創板的配置權重為8.82%,再創歷史新高。具體到加倉方向,在人工智能的大浪潮下,二季度以來,公募基金對科創板中的半導體、人工智能等方向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加倉。
配置比例創歷史新高
國信證券研報顯示,2023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對科創板的配置權重為8.82%,再創歷史新高。
一方面,自首批7只科創主題基金于2019年4月率先問世以來,科創主題基金的隊伍不斷壯大。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21日,掛鉤科創板的主動和被動基金數量已有113只(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合計規模約1800億元。
其中,僅科創板主題ETF的合計規模便已經突破1000億元。具體來看,目前基金跟蹤的科創板主流指數為科創50指數,科創50ETF共計8只,規模最大的前三只ETF分別為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工銀瑞信科創ETF,截至7月21日的最新規模分別為706.58億元、242.92億元、66.47億元。
另一方面,科創板個股也越來越受公募基金重視,持股數量不斷增加。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場共389只科創板個股被公募基金重倉,持股總量約45.1億股,相比一季度末的38.57億股有所增加。
其中,金山辦公被634只基金重倉,持股總市值308.08億元,無論是重倉基金的數量,還是持股總市值,都位居所有科創板個股第一,是公募基金最青睞的科創板個股。緊隨其后,中微公司、傳音控股分別獲得了304只、300只基金重倉。
加倉半導體、人工智能
具體到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對科創板中的半導體、人工智能等科技方向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加倉。
例如,滬硅產業是基金二季度加倉數量最多的科創板個股。滬硅產業是一家半導體硅片企業,截至7月21日,其股價在今年上漲了15.79%,公募基金對滬硅產業的持股數量在二季度增加了1.39億股,持股市值增至59.18億元,占流通股比約10.41%。
半導體產業鏈中的中芯國際、東芯股份、中微公司、華海清科等都在二季度獲得了基金較多的加倉。比如,廣發科技創新、南方績優成長、中歐創新未來等基金加倉了中芯國際,德邦半導體產業、廣發研究精選等基金加倉了東芯股份,銀河創新成長、華夏核心制造、興全綠色投資等基金加倉了中微公司。
今年上漲了超200%的寒武紀,也是不少基金經理的“心頭好”。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場有148只基金重倉寒武紀,二季度加倉了1032萬股,持股市值升至106億元,占流通股比例23.26%。莫海波管理的萬家品質生活、蔡嵩松管理的諾安積極回報、李巍管理的廣發制造業精選等基金均對寒武紀進行了加倉。
此外,許多明星基金經理都在二季度加大了對科創板個股的配置,不少個股新進成為明星基金經理的重倉股。
例如,李元博管理的富國創新趨勢在二季度加倉了晶科能源,使其新進前十大重倉股,占基金凈值比約2.97%;謝治宇、董理管理的興全趨勢投資在二季度加倉了中控技術,同樣使其新進前十大重倉股,占基金凈值比約2.49%;楊浩管理的交銀新生活力加倉了鐵建重工,使其躍升至第四大重倉股,占基金凈值比約6.43%;馬翔管理的匯添富科創板兩年定開則加倉了傳音控股、金山辦公、芯源微等多只科創板個股。
基金經理看好TMT和新能源
展望后市,多位科創主題基金的基金經理都表達了對科創板配置價值的看好,且看好方向集中在TMT(科技、媒體和通信)和新能源兩大方向。
萬家科創板兩年定開基金經理李文賓表示,他在二季度重點以業績、競爭格局和產業趨勢為抓手,大幅布局了AI芯片、光模塊和部分行業垂類應用等領域的科創板龍頭標的。
“我們認為,以算力為核心的標的將會迎來訂單和業績的確定性拐點,此外,國內大模型企業普遍處于初步階段,競爭格局并不清晰,但垂類模型由于本身對于用戶的黏性較強,變現模式可靠性較強,因此優于大模型類企業。”李文賓表示,他看好AI算力、垂類模型等行業的龍頭企業。
對于新能源板塊,李文賓認為隨著硅料等上游成本快速下跌,行業收益率大幅提升,萬家認為光伏輔材、“大儲”等行業將進入起量階段,疊加估值調整充分有較好的表現。
南方科創板三年定開的基金經理王博在二季報中表示,他比較看好的板塊有TMT和高端制造,包括了計算機、傳媒、互聯網、新能源。
對于計算機板塊,他認為,隨著2023年重點行業的增長放量,疊加人工成本下降、經營效率提升,期待會有板塊性的業績改善。但是,行業整體競爭格局比較分散,盈利模式不佳,也許會帶來預期的高波動,和盈利兌現的不確定性。尤其是近期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主題帶動板塊大幅上漲后,選股的重要性增強。
對于新能源板塊,他認為,經過了兩年的大幅上漲,市場理解比較充分,同時制造業隨著資本開支周期上行,行業整體的增長速度和ROE(凈資產收益率)都會略有下降,帶來了估值的回歸。但行業需求整體上還是要好于大部分一級行業的,估值回歸合理后,待籌碼結構穩定,仍然是非常值得配置的成長板塊。同時,在2023年看好科創板的表現,經過三年的估值回歸,很多公司的估值與成長匹配,買入并持有可以享受行業和公司的長期成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