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7 09:58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百年建筑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水泥均價約448元/噸,同比下跌11.8%。截至6月30日,全國水泥均價406元/噸,為近五年最低價。...
今年二季度,水泥傳統旺季遭遇價格回落。三季度南方全面進入淡季,而北方市場雖正值傳統旺季,需求也未見起色。
7月26日上午,《證券日報》記者來到位于北京房山區的某水泥廠。在與保安人員的交流中得知:“目前車流量正常,冬天會少一點”。在與其交流的10分鐘里,記者注意到,共有7輛大型重卡車進進出出。不過,據該廠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廠里共有兩條生產線,正常情況下兩條線都會運行,但目前一條已經停產。
卓創資訊水泥市場分析師王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整體需求弱是水泥行情的基本面。房地產復蘇緩慢,且復蘇進程還遠未傳導至施工端,這從上半年新開工施工面積數據仍同比下降可以看出,預計年內難有好轉。”
旺季不旺淡季更淡
水泥網監測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份水泥價格短暫上行達到階段性高點后,5月份、6月份開始價格便一路下滑,尤其6月份國內普遍高溫多雨,疊加農忙以及資金短缺等因素,市場淡季氣氛愈發濃厚,使得水泥需求弱于市場預期。7月份,市場處于傳統淡季,預計短期降幅仍將走闊。
百年建筑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水泥均價約448元/噸,同比下跌11.8%。截至6月30日,全國水泥均價406元/噸,為近五年最低價。
“旺季不旺,淡季更淡,導致當前水泥均價已經處于近五年以來的低點。”接近海螺水泥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二季度原本是旺季,但無論南方北方,水泥市場都呈現了淡季的下行趨勢。年初公司產品均價約在370元/噸左右,現在部分地區價格已經跌到300元/噸以下,個別水泥品種價格甚至低于200元/噸,價格同比去年整體偏低。
萬年青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銷售區域2022年市場需求已經嚴重不足,今年依然未有好轉跡象。“目前公司出貨率僅有50%左右,庫存壓力不小。”該人士稱。
一家河北企業受訪時表示,受益于錯峰生產和限電減產,該公司水泥庫存有所降低。但河北整體庫存仍保持在70%左右,屬于較高庫容,很多企業甚至都是滿庫。加之企業間競爭激烈,水泥價格存在繼續下行的可能。
需求下降也直接影響到了經銷商。安徽當地一位水泥經銷商對記者反饋:“上半年市場需求不好,公司水泥銷量銳減至少三分之一,凈利潤也減少了10%。經銷商之間競爭激烈,一些剛入行的已經另謀出路了。”
企業虧損面擴大
價格創下新低的結果是企業虧損面擴大。
記者從安徽省水泥協會了解到,今年年初在安徽省80%的水泥企業利潤還處于盈虧平衡點附近,當前已有20%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即便這樣,安徽企業生存狀況依然明顯優于全國大部分同行。
安徽省某水泥企業銷售人員對記者回應,由于需求下滑,該廠兩條熟料生產線中的其中一條已經自主停產一個月。
前述經銷商也告訴記者,自己代理的一些小品牌水泥廠前兩年還在掙錢,今年到現在全部在虧損。
上市公司中,絕大多數企業凈利潤降幅明顯。在已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的企業中,除塔牌集團預計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外,絕大多數公司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冀東水泥、福建水泥、山水水泥和亞泰集團等4家公司預計業績虧損。
綜合各家情況來看,需求釋放不足、水泥價格下行是導致水泥行業上半年業績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即便是上半年業績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企業,塔牌集團經營數據也不如2021年同期。公司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業績同比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造成的。“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數據如果對比2021年則是下降的。2021年上半年公司銷售了1000多萬噸產品,今年至今才800多萬噸。而且上半年銷售均價也是下滑的,從年初的380元/噸降到了現在300元/噸左右。”該人士稱。
下一個春天在哪里?
水泥行業已經徹底告別長達六年的高景氣度時期(2016年-2021年),當前的供需失衡、惡性競爭在很多地區已成不爭的事實。錯峰生產、行業協同自律等手段效果有限,且對行業的長期發展并無裨益。那么,行業下一個春天在哪里?
王琦對記者表示,大趨勢下,行業整體供需格局難以根本性轉變。當前需要尋求的是水泥行業格局的根本轉變,加速行業集中度并淘汰低效落后產能,總體減少企業數量。今年行情低迷,水泥企業開始出現虧損,需要借機加快水泥企業的兼并重組以及老舊小生產線的退出。水泥企業需要拓展多元化經營,加大對下游混凝土等產業的投資,打通產銷內部通道,加強綜合競爭能力。并加強新能源投資和現有產線的現代化改造,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綜合生產成本,在行業下行階段,實現降本增效目標。
前述河北水泥企業負責人表示,水泥屬產能過剩行業。在市場端,龍頭企業一方面積極響應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系的總體要求,積極推進低效產能退出,嚴格落實產能置換和錯峰生產政策;另一方面要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推進行業整合,強化供給側管控,提高行業治理水平,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而多位受訪的上市公司相關人士則表示,企業與其被動等待行業下一個春天到來,不如主動苦練內功在逆周期競爭中“活下去”。只有那些手握優質礦山資源、市場布局合理充分、生產成本不斷降低、產業鏈布局完善的企業才能最終迎著光亮繼續前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