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2 10:31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內人士表示,公募量化產品中,主動量化基金的限制較為寬松,更能發揮量化投資的特質,且今年以來收益表現穩健,因此受到資金關注。而量化對沖基金由于規模較大、投資范圍...
今年二季度,公募量化基金獲得超80億份凈申購,華夏智勝先鋒股票C、國金量化精選C、西部利得量化成長混合C等明星量化產品受到資金熱捧。然而,近期卻有部分公募基金公司旗下量化產品宣布清盤。
業內人士表示,公募量化產品中,主動量化基金的限制較為寬松,更能發揮量化投資的特質,且今年以來收益表現穩健,因此受到資金關注。而量化對沖基金由于規模較大、投資范圍受限、申贖壓力制約等因素,投資策略單一,整體發展相對滯后。
規模明顯分化
數據顯示,截至8月1日,公募市場共有822只量化產品(不同份額分別計算,下同),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另類投資基金,整體規模已突破2700億元。今年二季度,公募量化產品獲得超80億份凈申購。
整體看,公募量化產品“吸金”分化的情況較為突出。其中,二季度業績表現相對較好的華夏智勝先鋒股票C、國金量化精選C、博道成長智航股票C、西部利得量化成長混合C等在二季度均獲得3億份以上的凈申購。
而部分二季度業績表現較弱的公募量化產品,例如萬家滬深300指數增強A、富國新機遇靈活配置混合A、天弘中證1000指數增強C、中歐量化驅動混合等基金,則在二季度均遭遇3億份以上的凈贖回。事實上,目前僅有不到半數的公募量化產品規模在1億元以上。
更有甚者,近期已有公募量化產品公告宣布有清盤風險乃至清盤謝幕。例如,日前某量化對沖基金發布提示性公告,截至7月25日,該基金已連續45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另一只量化事件驅動基金也在召開持有人大會,審議關于終止該基金合同有關事項的議案。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末至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已連續披露規模不足5000萬元,今年二季度末的最新規模為0.21億元。
8月1日,又有一只量化基金發布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該基金成立于2018年9月,成立時規模約為4億元,此后規模不斷下行,2020年二季度末至今年二季度末,已經連續3年披露規模不足5000萬元。8月2日起,該基金進入清算程序。
主動量化受資金關注
業內人士介紹,根據交易策略的不同,我國的公募量化產品大致分為三類,分別是主動量化基金、指數量化基金、量化對沖基金。
在發展前期,國內量化基金市場都是以主動量化基金為主,容量有限,機構配置需求低,而公募主動管理型基金持股更集中,風險暴露較高,業績彈性大。
指數量化基金目前在公募量化市場中規模最大,且具備防御性強、靈活性強等優勢。但由于受規模影響較大,量化策略的容量相對有限,規模如果過大,策略容易失效。
量化對沖基金自2019年起業績較為出眾,規模不斷攀升,但2020年以來受超額收益穩定性、基差風險的影響,平均業績表現不佳,規模、份額紛紛呈現回落狀態,目前在公募量化市場中的占比也是最小的。
“相比一季度,二季度主動量化基金規模漲幅最大。近年來,投資者對量化產品的配置價值認可度不斷提高,而且主動量化基金今年以來收益表現穩健,受到資金關注。其中,涉及動態量化、量化優選、多因子、大數據類型的主動量化產品規模漲幅較大。”該業內人士表示。
另有公募量化分析師指出,一方面,主動量化基金與指數增強基金相比,沒有較為嚴格的跟蹤誤差約束;另一方面,主動量化基金與量化對沖基金相比,通常為多頭策略而非多空策略,并且量化對沖基金一般要對沖掉市場貝塔風險來獲取阿爾法收益。因此,主動量化基金限制較為寬松,更能發揮出量化投資的特質。
量化對沖基金發展滯后
近年來,公募量化市場中占比最小的量化對沖基金發展較慢,不光業績表現欠佳,規模也受到“固收+”產品的擠壓。基煜基金相關人士分析,公募量化對沖產品發展遇阻可能是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一是本身運作難度較大,相比指數增強產品,做好量化對沖產品不僅需要好的指數增強策略,還需要配套的風控策略以及交易策略。而且相比私募量化產品,公募量化產品可使用的標準化金融衍生工具較少,基本上無法參與場外交易。
二是當前市場環境復雜多變,因子失效也越來越快,沒有可以“躺贏”的策略,同質化的策略也加速了策略失效的進程。只有保持不斷升級迭代的能力,不停開發新策略和新技術,才可能保證量化系統具有長期生命力。
三是打新收益曾經是量化對沖基金收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全面注冊制背景下,新股破發率上升。新股定價取消了市盈率限制,新股發行價上升,上市后上漲空間縮窄,打新平均收益率下降。
四是由于公募量化對沖產品的主要客戶是普通投資者,對沖基金的策略較為復雜,并不太適合普通投資者,投資者的頻繁申贖也容易對基金的投資運作造成一定擾動。
“公募量化對沖基金發展至今,單產品的規模較私募大,且基金合同對其投資范圍有嚴格限制,再加上申贖壓力的制約,投資策略較為單一。此外,該產品由于策略的復雜性、不透明、低流動性、潛在的高杠桿,對投資者凈值要求也比較高。”上海某公募人士表示。
該人士指出,未來公募量化對沖基金要實現更好發展,國內股指期貨的品種也要更加豐富,以便衍生出更多策略。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或將徹底革新現有量化策略的準確性和功能延展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