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09:51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透鏡咨詢創始人況玉清看來,對于因市場環境變化導致的業績“變臉”,相關公司待業績恢復后可能還會重啟分拆上市計劃。...
近年來,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至A股上市案例漸多,但“A拆A”終止案例也屢見不鮮。
“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既可以降低子公司融資成本,緩解母公司財務壓力,也能加速子公司業務的發展進程,推動其做大做強。”北京陽光天泓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王維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8月2日,水晶光電公告稱,終止分拆子公司夜視麗至創業板上市。究其原因,該公司稱當期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導致夜視麗業績預計可能低于預期。換句話說,夜視麗業績可能不滿足創業板上市條件。
自A股市場分拆上市“開閘”以來,終止案例不在少數,且呈現逐年增多之勢。《證券日報》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底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啟動以來,截至今年8月3日,上海建工、冠城大通、恒華科技等24家上市公司“A拆A”計劃擱淺,即終止分拆子公司上市計劃。2020年至2022年,每年分別有1家、6家、11家公司終止,今年以來已有6家宣告終止。
沙利文大中華區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陸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終止的公司大多是因為不符合分拆上市條件,如業績下滑、母公司控制權轉讓、子公司凈利潤占比過高等。
具體而言,市場環境變化導致的業績不達標成為一大主因,主要是母公司業績不滿足分拆上市條件。如中國長城終止分拆子公司長城信息至創業板上市,談及原因時稱,“因當期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公司業績暫無法滿足分拆上市條件”;又如,石基信息終止分拆子公司思迅軟件至境內交易所上市,是“由于公司2021年度預計凈利潤為負值,公司未來3個會計年度暫時不滿足《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中規定的分拆思迅軟件上市的條件”。
北京數規科技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陳治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監管部門對于上市公司母公司能否分拆業務做了詳細的規定。結合實際終止的案例來看,凈利潤要求、在期限內未受到過行政處罰等硬性條件未達標的情況仍有發生。
在透鏡咨詢創始人況玉清看來,對于因市場環境變化導致的業績“變臉”,相關公司待業績恢復后可能還會重啟分拆上市計劃。
除了業績因素外,戰略布局調整、控股權變更等也是出現頻率較高的終止原因。
如,上海建工表示,擬調整建材工業板塊戰略規劃,加大在建筑建材領域的研發投入,拓展數字化技術在綠色建筑工業中的應用,逐步提升建材科技對新技術、新產品與傳統產業的融合能力,增強其價值創造能力,未來另行籌劃其上市方案;再如,齊翔騰達“在籌劃齊魯科力分拆上市期間公司控股股東籌劃股權轉讓,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人發生重大變化”。
終止并不意味著結束。有部分公司表達了在合適時機重啟分拆上市計劃的意圖。安琪酵母表示,待條件成熟時,后續公司將擇機重新啟動分拆上市工作;上海建工表示,待子公司建材科技培育、發展新興建材業務后,公司將依照分拆上市相關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另行籌劃其上市方案。
此外,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已有恒力石化、美的集團、樂普醫療等3家上市公司再度推進“A拆A”事宜。恒力石化正在推進分拆所屬子公司康輝新材重組上市,分拆完成后,康輝新材將成為滬市主板公司大連熱電的子公司;美的集團籌劃分拆子公司安得智聯在深市主板上市;樂普醫療推動分拆子公司秉琨醫療分拆至創業板上市。
陳治衡表示,監管部門一直保持著政策的延續性,并且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分拆上市規則。對于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來說,已經能夠很好地通過分拆上市實現拓寬融資渠道、提升市場價值、增強行業競爭力的目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