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15:47 | 來源:丁科技網 | 作者:俠名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游戲手機就有些逐漸“靠邊站”的意思了。
“賽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的一個被頻繁引用的句子是:“未來已來,只是尚未平均分布。”
“屏幕無處不在”,是這樣的一種的“未來”。只不過,在丁科技網看來,它在剛剛結束的ChinaJoy,曾是一種“日常”。如果親臨現場,就會發現,說置身于“顯示的世界”也不為過。正因如此,在ChinaJoy現場吸引關注的,除了動漫、游戲IP,還有不少顯示產業鏈上下游的明星品牌。
漫游IP聚會,為何也是顯示產業聚會
某種程度上說,ChinaJoy,也是一場顯示產業的聚會。
丁科技網注意到,京東方、TCL華星,不再執著于純粹的“幕后操盤”,而是選擇與更多C端消費者,特別是作為“數字化生存原住民”的年輕群體,建立更親密的接觸;PC品牌一如既往,不肯放過任何一個將產品遞到潛在消費者手中的機會;手機品牌今年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或許是為了擺脫當前整體的平淡期而不遺余力;就連向來顯得“嚴肅”的電視品牌,也想跟更多的觀眾玩“貼貼”。
說到底,游戲電競產業在熱度回升之際,對他們的吸引力太大了。
比如,京東方與TCL華星。此前,惠科是更早對ChinaJoy表示濃厚興趣的上游廠商,已經“參與”多年,京東方與TCL華星一度不動聲色,直到2021年。
又或者vivo、榮耀、魅族等手機品牌。早先,更熱衷ChinaJoy的都是后起的垂直“游戲手機”品牌,“大市場”中的頭部,當時還在捉對搶客。
如今,游戲市場規模有贈無減,電子競技正融入體育,一直做著準備的顯示產業上下游品牌們,必然要趕上這一輪新機遇。
同時,顯示產業需要新的增長預期,終端方面,電視、手機、傳統PC的放量變得平緩,上游要調結構,下游要找方向。
紅利由顯示器主占,電視手機先靠邊
不過,同樣要吃游戲電競的紅利,終端產品有些“同門(同屬顯示終端)不同命”的意味。
紅利,目前由顯示器主占。
今年618期間,電競顯示器規模增長30%。另有數據預計,2023年電競顯示器面板出貨達到2400萬片,到2025年這一數據有望是2600萬片。在全球顯示器面板大盤整體保持收縮態勢的背景下,電競顯示著實可觀。
不過,游戲手機就有些逐漸“靠邊站”的意思了。
手機市場的規模收縮仍在繼續。在Canalys新近數據中,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降10%,至2.58億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同比下滑5%,至6430萬部。
與電競顯示器不同,游戲手機本身談不上良好表現,也未給整體市場帶來新預期。有“主要品牌”已經消失,余下的品牌,活躍度及發展狀況也不算特別理想。
游戲電視相對還要好上一些,但至少目前來看,同樣無法充當“救市力量”。
根據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2023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銷量為1467萬臺,同比下降12.2%,銷額為487億元,同比下降8.5%。游戲電視在出貨占比上有增長,但小體量,還撐不起電視市場想要的“大未來”。
從vivo、榮耀、魅族等的表現來看,主流手機品牌早已明確,游戲電競是手機使用的一個場景,在廣泛的大市場下,持續滿足好垂直需求是必要的,但將類似的垂直需求獨立出來,至少目前時機還不充分。PC、顯示器在“電競游戲”概念下興起,也都是在特定的時機和背景下出現的。
而某些電視品牌,還有些執著。
另外,電競顯示器,與游戲手機、游戲電視的不同表現,或許也能解釋,為什么有不少手機、電視品牌,在顯示器領域逐步發力了,手機方面,此前打著“游戲手機”標簽的ROG、紅魔,都有本品牌的電競顯示器面市,電視方面,各大廠商也將電競顯示器作為了近年的力推產品線。
這些,加上上游廠商對產線和產能的加緊布局,會讓電競顯示器市場變得更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