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0 16:16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本土大型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企業,藥明系的公司覆蓋了從藥物發現、藥學研究到臨床研究、審批與上市的研發外包全產業鏈。除了分拆子公司上市外,藥明系還通過...
近日,藥明生物發布公告稱,建議分拆子公司藥明合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藥明合聯”)于港交所主板上市。與此同時,藥明合聯也遞交了招股書。
本次IPO,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為聯席保薦人。
截至7月9日,藥明生物持有藥明合聯60%股份,分拆上市后,藥明合聯仍為藥明生物的并表子公司。
第五家上市公司
若成功上市,藥明合聯將是藥明系的第五家上市公司。
1989年,藥明康德的聯合創始人李革北大化學系畢業后,赴哥倫比亞大學取得了化學博士學位。2000年,李革創立了藥明康德,并在2006年登陸紐交所,2015年完成私有化退市,開始了在國內分拆上市的路程,藥明康德先后分拆了合全藥業、藥明生物上市。2018年,藥明康德在上交所上市,2020年,藥明巨諾在港股上市。
作為本土大型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企業,藥明系的公司覆蓋了從藥物發現、藥學研究到臨床研究、審批與上市的研發外包全產業鏈。除了分拆子公司上市外,藥明系還通過重組、并購、投資擴大其在生物醫藥行業的版圖。
藥明生物透露此次分拆考慮六大原因,其中包括,一方面是公司看中ADC及偶聯藥物市場的發展,分拆以釋放藥明合聯的內在價值,另一方面是為了緩解藥明生物為藥明合聯正在進行的資本支出計劃提供資金的資本需求。
ADC市場內卷
藥明合聯成立于2020年12月,專注于從事抗體偶聯藥物(ADC)等生物偶聯藥物合同研發生產服務(CRDMO)。生物偶聯藥物除用于治療腫瘤外,還不斷擴展治療領域至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病、代謝紊亂疾病等,具有較大的應用場景。
2019年,一款ADC藥物DS-8201上市,成為了乳腺癌的突破性藥物,大幅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
近幾年,ADC行業炙手可熱。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全球ADC藥物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79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647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0%。ADC藥物占生物制藥比重會快速提升,由2022年的2.2%將提升至2030年的8.3%。
在此勢頭下,隨之而來的也有激烈的競爭。跨國醫藥巨頭默沙東、阿斯利康、三星生物等紛紛入局ADC領域,試圖帶給企業新的增長。2023年6月,跨國制藥公司龍沙Lonza以1.6億歐元收購創新生物技術公司Synaffix,以強化ADC領域服務能力。無獨有偶,今年3月,美國制藥公司巨頭輝瑞公司以約430億美元收購Seagen Inc.。
招股書顯示,雖然藥明合聯成立于2020年,但其2013年就布局了ADC的相關業務。藥明合聯將藥明生物和合全藥業關于ADC的相關業務進行了整合。
從財務數據上看,藥明合聯的營收和凈利潤同步增長。2020年-2022年及2023年3月31日(下稱“報告期”),其收入為0.96億元、3.11億元、9.90億元、4.8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26元、0.55億元、1.56億元、0.81億元。
據悉,自2018年以來,每年有15至57款ADC候選藥物進入臨床試驗。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球有500多項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涉及222款ADC候選藥物,其中分別有130款、75款及17款正進行I期、II期及III期臨床試驗。
同時,截至目前,全球已獲批準的ADC藥物有15款,其中自2018年以來獲批準11款,自2021年以來獲批準4款。
也就是說,ADC藥物排隊多,但每年獲批準的藥物較少。一方面要面臨激烈的競爭,另一方面,由于收入集中在境外,藥明合聯也有外匯波動風險的隱憂。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境外的收入占比分別為28.7%、58.7%,69.1%及67.1%。2022年至今,近六成客戶集中在境外,存在著一定的外匯波動風險。
依賴藥明系
前文提到,藥明生物分拆藥明合聯的第二個重要原因是為了緩解藥明生物對藥明合聯的資本化的投入。
具體來看,報告期內,藥明合聯與藥明生物、藥明康德之間具有關聯交易,且關聯交易的明目繁多,包括抗體鏈接子及有效載荷的發現及開發、生產及質量檢測服務、原材料采購、項目管理服務及海外技術支持服務。
2020-2022年,藥明合聯與藥明生物的關聯交易金額分別為0.52億元、2.53億元及7.95億元,與藥明康德的關聯交易金額分別為0、0.23億元、1.38億元,交易金額持續上漲。
同時,藥明合聯在現金流方面也受到了藥明系的支持,報告期內,藥明合聯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0.28億元、0.26億元、3.35億元、5.42億元。而其中,融資活動所得的現金額有一部分來自于關聯方注入,分別為0.69億元、0.22億元、1.37億元、0.24億元。
對于和藥明系的依賴關系,藥明合聯也在招股書中指出,若藥明生物及藥明康德未能繼續與公司合作、向公司提供支持、或以不可接受的方式開展業務或采取其他損害公司利益的行動,公司可能須就合作或支持與其重新磋商,或嘗試接洽其他業務伙伴作為替代,這可能對公司的經營造成干擾。若無法維持與藥明生物或藥明康德的關系,公司的業務及經營可能會受到嚴重干擾,可能對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