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6 09:55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伴隨業績回歸常態,公司的股價也基本打回原形,其股價自去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以來持續陰跌,至今跌幅超過45%,與2020年7月的股價高峰相比,跌幅則達到70%。...
8月16日晚,國內POCT(即時檢測)龍頭之一的萬孚生物發布2023年半年報,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大降,其中營收錄得14.89億元同比下降67%,凈利潤錄得3.35億元同比大降71%。而去年中報公司營收和凈利分別大增117%和111%。
兩期中報反差巨大,主要是因今年上半年公司失去了“非常規收入”,也就是新冠相關收入,導致其傳染病業務的收入從32.7億元跳水至4.28億元,降幅高達87%。去年上半年,公司新冠檢測試劑銷售收入高達約30.2億元。
伴隨業績回歸常態,公司的股價也基本打回原形,其股價自去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以來持續陰跌,至今跌幅超過45%,與2020年7月的股價高峰相比,跌幅則達到70%。
十大流通股東機構持倉來看,易方達基金的操作出現背離,其一只混合型基金新進第六大流通股東,而兩只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則減倉約一成。
業績回歸常態
根據萬孚生物此份業績報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8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3.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2.9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4.01%。
經營性凈現金流從11.28億元轉為-9495萬元。
財報顯示,營收凈利大降主要源于傳染病業務收入塌陷,僅錄得4.2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86.67%。2022年中報顯示,公司實現傳染病業務收入32.07億元,同比大增240.32%;報告期內,公司新冠產品產能迅速提升,實現新冠檢測試劑銷售收入約30.2億元。
彼時公司稱,在新冠疫情的核酸檢測需求推動下,分子診斷的市場份額為20%,增速為20%,國產化率超過50%。“在此次新冠疫情中,中國分子檢測行業市場規模激增,導致國產PCR儀和核酸提取儀的銷量成倍增長。”
雖然新冠檢測收入基本沒有了,但今年半年報常規傳染病業務如呼吸道檢測、消化道傳染病檢測、血液傳染病檢測等有顯著的恢復和增長。2023 年上半年,國內的流感傳播也拉動公司的流感檢測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
此外,公司傳染病業務之外的另兩大產品板塊“毒品檢測”和“慢性疾病檢測”收入也分別增長18.11%和40.3%,錄得1.64億元和7.18億元,無奈體量相對小,無法彌補新冠業務失去砸下的“大坑”。
股價打回原形
實際上公司的業績不僅僅是去年中報表現好,而是整個疫情三年(2020年至2022年)表現都好。其中,營業收入從20.72億元飆升到56.81億元,增長174%,復合增速達到40%;凈利潤從3.88億元激增到11.97億元,增長更達到208%,復合增速更是超過45%。
伴隨業績的增長,公司股價從疫情之初的2020年算起到高點漲了一倍,從2019年初算起則漲了3倍多。期間屢次出現短期炒作的情況,甚至在2022年11月還出現一個月時間大漲60%的情況。
但進入2022年12月,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公司股價持續回落,至今9個多月跌幅超45%,從2020年7月高點算起跌幅則達到70%,最新市值115億,逼近百億關口,基本上打回到2019年的起漲點。
面對慘淡的股價,公司在7月5日宣布了回購計劃,但金額非常有限,僅“不低于人民幣3000萬元且不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均包含本數)”,回購價格不超過43.06元/股(含)。此后兩日公司完成了首批約1000萬元的回購。
此次中報顯示,隨著股價持續下跌,公司股東戶數持續減少,截至今年半年度最新為5.792萬戶,而年初為7.05萬戶,一季度末為6.68萬戶。
十大流通股東的主要變化來自頭部公募基金公司易方達,其混合基金產品“易方達醫療保健行業混合”新進成為第六大流通股東,最新持股市值約1.1億元,而其受托中國人壽的兩只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則分別減倉7%和11%。另外,“北上資金”香港中央結算減倉約16%。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