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2 09:21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李炳瑤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海創光電的毛利率低于同行公司,非經常性收益對其業績貢獻大,未來存在業績下降的風險。此外,該公司的研發投入落后于...
《電鰻財經》文 / 李炳瑤
5月29日,福建海創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創光電)科創板IPO已接受了問詢。招股書顯示,海創光電是一家以光電子技術研發與應用為核心,為新一代激光應用系統提供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的產品主要包括激光光學元器件及激光模組,可以實現激光的發射、傳輸及接收等功能,滿足下游不同類型激光應用系統客戶的需要。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海創光電的毛利率低于同行公司,非經常性收益對其業績貢獻大,未來存在業績下降的風險。此外,該公司的研發投入落后于同行,而且其激光雷達光源模組產能利用率較低。該公司的股權較為分散,未來存控制權不穩定的風險。
毛利率大降 業績恐將大幅下降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海創光電計劃募集資金1.26億元,其中,5.7億元將用于海創光電產業園項目(一期),1.9億元將用于總部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5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使用近4成的募集資金來補充流動資金,由此可見,海創光電的經營資金比較緊張。事實上,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
招股書顯示,從2020年至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海創光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8億元、3.73億元和6.06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50.65萬元、4978.69萬元和7315.2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創光電的非經常性損益占比較高,多數來源于政府補助,其中2022年收到擬上市企業扶持獎勵就有1183.14萬元。
報告期內,海創光電的非經常性損益占比分別為26.99%、14.18%和24.0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300.31萬元、4272.55萬元和5553.44萬元,2021年、2022年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約為85.74%、29.98%,增長明顯減速。
而且,該公司的增長已落后于可比上市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炬光科技、光庫科技、騰景科技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下降了41.61%、45.75%、43.86%,下降劇烈。
同行可比公司業績的下降已經給海創光電敲響了警鐘,而該公司的毛利率的下降也似乎在預示著什么。報告期內,海創光電的毛利率出現大幅下降,分別為40.32%、40.53%和32.07%,低于同期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而在2022年,同行可比公司光庫科技的毛利率為36.43%、炬光科技的毛利率為54.26%。
對于2022年毛利率下降,海創光電解釋,因激光雷達業務主要應用于車載消費領域,毛利率相對較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創光電的四大業務中,該公司2018 年開始研發激光雷達相關產品,激光雷達業務營收占比從2020年的3.96%,提升至2022年的43.71%,若激光雷達業務營收占比進一步提高,毛利率下降風險或加劇。
研發投入落后 激光雷達光源模組產能利用率低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2月28日,海創光電有15項發明專利。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689萬元、3244.95萬元和4658.88萬元,同期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84%、8.7%和7.69%,研發投入占比在持續下降。
此外,海創光電的研發費用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報告期內,同行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2.29%、11.34%和12.15%,明顯高于海創光電的研發費用率。
此次IPO,海創光電計劃將1.9億元募集資金用于總部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海創光電表示,此次募集資金的投入有利于擴大公司的生產規模,實現對公司激光光學元器件和激光模組產品的產能擴張及產線升級,促進公司產品向高端邁進。
報告期內,海創光電的激光雷達業務銷售收入分別為1222.67萬元、4451.91萬元和30870.46萬元,復合增長率為402.48%,激光雷達業務是公司重點開拓的市場領域和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重要來源。海創光電激光雷達業務相關產品為車載激光雷達模組及相關光學元器件,主要應用于車載激光雷達,其下游應用領域主要為汽車行業。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海創光電的激光光學元器件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5.61%、99.23%和93.25%;同期激光雷達光源模組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9.72%、69.58%和86.75%。可見,近年該公司的激光雷達光源模組的產能利率不到七成。
此外,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激光雷達光源模組平均銷售單價分別為5265.47元/件、3962.04元/件和1281.72元/件,銷售單價下降幅度較大。
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激光雷達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2.41%、35.72%和27.39%。另外,該公司主營業務的四項分業務中,有三項分業務毛利率均呈現下滑趨勢。
股權分散 存控制權不穩定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前,凌吉武直接持有公司2.65%的股權。同時,凌吉武持有公司控股股東福州融普66.67%的股權,通過福州融普控制公司25.79%的表決權。凌吉武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公司28.44%的表決權,是享有表決權比例最大的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過,海創光電股權相對分散,實際控制人凌吉武控制公司的表決權比例僅為28.44%。
業內人士指出,一家公司,當股權分散時,其面臨治理結構不清晰、規范運作難度大、決策效率低等問題,這些都是公司治理的硬傷,而實控人持股過低,控股權不穩定容易導致公司股東內斗,進而會影響公司經營不穩定。
海創光電表示,如完成A股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后,實際控制人控制公司的表決權比例將進一步攤薄,該公司存在因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較低引發的控制權穩定的風險。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2016年9月,海創光電完成有限公司設立時,實際控制人凌吉武曾委托他人代持股,主要原因是公司設立時尚未從原任職公司離職,海創光電表示雖然未違反其與原單位簽訂的相關競業限制的協議,但為避嫌故委托他人代持。2020年12月,劉志軍、方紀龍分別將所持福州融普12.50%的股權轉讓給凌吉武,凌吉武間接持有海創光電1,156.25萬元注冊資本,直接持有海創光電172.95萬元注冊資本,合計持有海創光電1,329.20萬元注冊資本。至此,凌吉武委托持股還原完成。
對于上述問題,《電鰻財經》向海創光電發去求證函,截至發稿時未收到該公司對相關問題的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