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10:08 | 來源:市場資訊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這一人格類型是天生的制造者,通常是機械師和工程師。他們的想法是:「沒有什么比所有人都贊同更無聊的事情了。
曲艷麗 | 文
在一次團建中,喬培濤做了MBTI性格測試。
答案是:「ISTP 鑒賞家人格」。
這一人格類型是天生的制造者,通常是機械師和工程師。他們的想法是:「沒有什么比所有人都贊同更無聊的事情了。」
該形象與喬培濤不謀而合。喬培濤現任方正富邦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他的能力圈聚焦在泛制造和黑科技領域。
喬培濤所做的,正是「困境反轉下的逆向投資」。
1. 頓悟
喬培濤本碩均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
2008年,喬培濤踩著熊市的腳步入市,先在長城證券(8.710,-0.07,-0.80%)任研究員。
三年之后,他加入長盛基金,期間覆蓋機械、軍工、鋼鐵、汽車、新能源等行業,至研究部執行總監、基金經理。在基金公司,研究總監這個職位很特殊,跟所有研究員對話,須以專業服人。
買方研究員期間,喬培濤拿過八次「金股獎」,在該公司史無前例。
喬培濤在前東家的代表作長盛高端裝備混合A,自2017年10月23日管理至2021年8月26日,累計回報119.22%。(wind)
2021年9月,喬培濤加入方正富邦基金,擔任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在管產品是方正富邦新興成長混合基金。
基金經理跳槽有靜默期。在靜默期里,喬培濤做了兩件事:把過去的投資經歷認真做了復盤、把覆蓋的很多股票認真做了復盤。
在復盤中,一個整體框架慢慢在他心中清晰了起來。他發現,原來自己過去很多成功的投資案例都是「買在底部」。
自此,喬培濤逐漸鞏固了「困境反轉+低估值」的框架。
「復盤最初,像蒙了一層磨砂紙,模模糊糊,能看到一個影子,但不真切,之后越來越明了。」喬培濤形容,頓悟就是把磨砂紙一層層拿掉的過程。
2.反其道而行之
和絕大多數人不同,喬培濤的選股標準是「三低一新」。
第一,低預期。第二,低景氣。第三,低估值。一新,新變化。
一些具象的表現是,開策略會沒人去,也沒人寫研究報告。他甚至開玩笑,各種路演、策略會,凡是烏泱泱都是人,他就走了,往往是頂部,凡是屋子里只有一兩個人,他跑過去看看有沒有收獲,往往是底部。
他描述自己是「撿煙屁股型」。
對于他選擇的一些個股,他形容為:「近一年時間已經爆雷過,但總體業績尚可,至少沒被炸得多么嚴重。」比如某重倉股,消費電子產業鏈的半導體設計龍頭,業績下滑超過90%。智能手機產業鏈哀鴻遍野,「大概率不會更爛。」
他所謂的「爛公司」,是指賬面沒有那么漂亮的數據,并不是行業和基本面的爛,因為這些賬面價值已經充分反映在過往股價之中,從而從中選擇「困境反轉+低估值」的股票。
對于一新,喬培濤補充道:「我的‘價值’是動態的,之后一定要看到變化。」
對喬培濤而言,變化是關鍵詞。即「一定要有新東西」,或是新產品、新技術,或是新模式、新產能等,要么是長期低迷后的供給側出清。
事實上,喬培濤的這套選股標準很苛刻,能選到得不多。
3.菜園摘菜法
喬培濤的組合管理方式,是「自下而上、主動均衡」。
對于行業,他并不刻意錨定賽道。他有一套自己的組合邏輯,即「菜園摘菜法」,選到什么是什么。
他笑言,這本質上是一種量化的思想。「就像今天挎著菜籃子,本來想摘西紅柿,轉了一圈卻發現,西紅柿并不熟,可能就摘了幾個熟透了的胡蘿卜回來。」
喬培濤的心里,沒有特別爛的行業,萬事萬物都是周期循環的。他猶記得,2018年,很多純堿公司都荒草遍地,「這個行業當時很爛。」結果2021年開始,純堿出現了大行情。
他的組合,幾乎沒有大盤股,以中小盤為主。理由也很直白:「大盤股大家都跟蹤得很緊,撿漏的機會少。」
此外,喬培濤還是一個「風險厭惡型」選手。
他的大多數重倉股在4%以下,因為「很多票在左側,不知道何時啟動。」
「只能等待,用最笨的辦法,在底部熬。」喬培濤稱。
這種「散」,是他刻意為之的結果。
喬培濤構建組合的整體思路是,核心艦隊為主,外圍艦隊為輔。核心艦隊即右側,外圍艦隊即左側。「現在整個市場研究得太充分了」,所以右側標的太難找,又有變化、有拐點,且股價沒上漲的,非常少,這導致他的組合,左側標的越來越多。
4.獨行者
綜上所述,喬培濤的整體風格「偏左側」。
之所以逆向投資,是因為「他看到了拐點。」
2020年下半年,喬培濤重倉某光伏龍頭。
他記得自己非常激動地跑去跟投資總監匯報:「強烈建議買入。」因為光伏降本,第一次出現了平價。這簡直是里程碑事件,就在行業的關鍵「變化」時點上。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2021年初,喬培濤買電解鋁,當時剛好漲完第一波,出現回調。
他反復研究,認為行業有重大變化。但是,「市場上沒有一個賣方在推電解鋁。」
喬培濤詢問多人,均不看好,「作為獨行者,心理壓力是很大的。」
「那就再等等吧。」他心想。那一天,就是啟動的一天。收盤后,各路賣方電話會議都來了。
喬培濤之所以如此選擇,來源于他觀察市場。
市場上越來越多的量化資金參與交易。據某券商金工測算,中小盤30%交易資金的源頭是量化。這部分資金對業績、景氣度很敏感,總體抱著均值回歸的思路,一旦脫離價值區間就兌現,這導致個股輪動加速,難以形成趨勢性行情。
在如此情況下,選右側變得越來越困難,所以喬培濤選擇一部分在左側。
5.黑科技愛好者
如前述,在公司,喬培濤以擅于理解「黑科技」著稱。
讀純理科出身的他,對科技主題炒作,有一種「祛魅」的心態。
自2015年始,喬培濤很早斷定「氫能源不可能成功。」生產成本、運輸成本和安全問題均無法解決。兩個月前,中國首個萬噸級光伏制氫項目投產。其技術路徑是,剩余電力就地轉換、電解水制氫、再合成氨。喬培濤認為「這有可能成功」,目前在A股仍是主題炒作階段,但這條路徑值得觀察。
這一輪ChatGPT主題,他趕了個早集就撤退了,去年四季度買TMT的原因依然是「跌得很便宜」。在研究過程中,喬培濤發現,「這個行業存在嚴重的變數」,但進展很快。他對研究員稱,服務器遵循摩爾定律,出貨量很難再超市場預期,但應用端會出大公司,是星辰大海,現在已經開始。喬培濤還發現,抖音的科普博主,更新ChatGPT各種論文,比二級市場研究員不知道快到哪里去了。
2020年下半年,大家對顆粒硅存在著很強的爭議。市場普遍認為,顆粒硅存在較大的技術困難,對現行的硅烷技術不構成沖擊。但是喬培濤經過細拆技術原理和工藝流程后,隱隱覺得這事能成。在制造業領域,新技術把老技術拍死在沙灘上屢見不鮮,喬培濤不管投不投新技術,對新技術新產業(62.250,1.47,2.42%)總抱著擁抱變化的態度去跟蹤學習研究。后來果然如此,核心公司港股股價在半年內上漲10倍,喬培濤買了與之合作的、基本面發生了很大變化的A股公司。
在3D打印、自動駕駛、虛擬現實、固態電池、ChatGPT、AIGC、超導等在A股風云際會的時候,喬培濤都非常冷靜。他的研究生課題就是超導。
「這些忽悠不住我。」喬培濤開玩笑道。
6.一塊錢買饅頭
喬培濤用六句話概括投資理念:「①行業不分貴賤,②成長制造優選,③周期景氣循環,④精挑細分頭雁,⑤性價比處布局,⑥等認知差兌現。」
第一句,在他的視角里,行業沒有貴賤之分。
行業基本面運行有周期波動性,二級市場超額收益也有明顯的輪動特征。喬培濤認為,「沒有永遠致勝的行業。高處不勝寒和厚積薄發是A股常態。」無論朝陽行業、夕陽行業,只要足夠便宜,就有投資價值。
喬培濤很喜歡打比喻。他舉例,包子比饅頭好吃,所以大家都去買包子,包子的價格就從5塊錢漲到10塊錢,那饅頭因為沒人買從3塊錢降到1塊錢。10塊錢的包子和1塊錢的饅頭之間,他是「一塊錢買饅頭」的人。
第二句,他的能力圈在泛制造業板塊。研究總監的履歷令他廣泛涉獵多個行業。
第三句,萬物皆周期的理念始終貫穿在喬培濤的投資思路之中,講究均值回歸。
第四句,他選擇的大部分標的是細分子行業前三,因為「很多行業已經沒有辦法再逆襲了」。但和大白馬式投資相較,他又不止盯著一級行業,也看二級、三級行業,細分子行業里也有隱形冠軍。
第五句,他非常看重估值,非有性價比不買。
第六句,「等認知差兌現。」在同樣的信息之下,大家的理解是不一樣的。認知差往往來源于深度研究。
7.如何翻石頭
喬培濤的投資方法論,一句話總結,即「基于基本面的景氣周期拐點投資法」。
這是一個閉環系統,分六步:
①翻財報。定期財務報告,就像河灘上的一堆大石頭。每個報表季,都是他最忙的時候,翻石頭,尋找蛛絲馬跡,挖掘拐點性、困境反轉的東西。
描述喬培濤的季報日常做法,大致是:「4000余只股票里,先篩選一遍,有拐點跡象的公司可能有50-60家,再拆解基本面,真正有業績趨勢的公司可能只有10-20家,再看股價,可能股價已經漲上天,也不能買。」
所以關鍵是「股價還沒怎么反應」。如此篩選一番,最終剩下的標的只有個位數。
②拆財報。業績的來源是什么,偶然因素或確定性因素。
③深度研究。核心在于是否有新的變化,是否體現在業績上,業績變化是否有持續性。
④訪專家。運用各種資源,包括專家訪談、賣方路演、上市公司交流等,驗證此前結論是否靠譜。
⑤找時點。心里有一桿秤,等到「合適的性價比」再下手。
⑥驗證決策。下個季報是否事后驗證了判斷,股價漲或沒漲的原因是什么。
投資方法論是否完整、科學和成體系,這是喬培濤很看重的一點。
一個基金經理所有的理念、偏好乃至行為,最終都要靠一套嚴謹的實操流程落地,日復一日,這是根本的。
風險提示:方正富邦新興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為混合型基金,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高于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但低于股票型基金,屬于中風險(R3)品種。具體風險評級結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銷售機構提供的評級結果為準。本基金將投資港股通標的股票,將面臨港股通機制下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
本文觀點不作為投資建議,僅供參考。觀點具有時效性。基金管理人承諾以恪盡職守、誠實信用、謹慎勤勉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前應全面了解基金的產品特性并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理性判斷市場,投資者自行承擔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投資有風險,選擇須謹慎。敬請投資者于投資前認真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最新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及其他法律文件。方正富邦新興成長業績基準:中證新興產業指數(0.0000,0.00,0.00%)收益率*60%+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30%+恒生指數收益率*10%。本基金2020年8月28日成立。2020-2022年度A份額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0.78%、15.04%、-26.14%,C份額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1.82%、14.68%、-26.36%,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分別為:7.52%、3.43%、-18.01%。本基金自成立以來基金經理變更情況:方偉寧,2020-08-28至2020-10-12;崔建波,2020-10-09至 2022-07-28;喬培濤2022-07-28至今。基金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