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11:09 | 來源:界面新聞 | 作者:楊冰柯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月30日晚,融創發布的中報顯示,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20.5%至584.7億元,但仍然處于虧損狀態,不過相比去年同期,虧損幅度收窄。...
界面新聞記者 |楊冰柯
進入保交樓、化解債務危機階段后,試圖回到正常經營軌道的融創中國(01918.HK)如期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8月30日晚,融創發布的中報顯示,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20.5%至584.7億元,但仍然處于虧損狀態,不過相比去年同期,虧損幅度收窄。
財報顯示,上半年的毛虧損約為30.8億元,虧損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9.2%至29.8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153.7億元,虧損較去年同期減少約33.9億元,減少幅度為18.1%;核心凈虧損約91.4億元,虧損較去年同期減少19.2億元,減少幅度約17.4%。
由于債務壓力未緩解,融創的現金流還在減少,后續依然面臨流動性壓力。截至上半年末,融創中國的現金余額同比減少28.9%至348.2億元,其中非受限現金由2022年同期的133.2億元減少至72.9億元。
營收增長、虧損幅度減少,雖然負債情況仍然嚴峻,但融創正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在自身陷入流動性危機下,融創上半年合同銷售額為521.4億元,回款率超過90%,一二線城市的銷售占比77%。
除了在改善銷售外,融創也在加大力度盤活資產。
根據融創業績報告,融創已與華融、東方資產、長城資產、信達資產、陜西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頭部AMC展開合作,合作規模超過240億元,包括上海外灘壹號院、武漢桃花源、西安曲江印、咸陽森嶼島等多個項目陸續迎來盤活。
對于已出險房企而言,保交樓仍是第一要務,融創也不例外。2023年上半年,融創在62個城市完成超11.8萬戶房屋交付,交付總戶數同比增長31%.
融創也還在積極申請紓困基金及配套融資推動復工復產,第一批次及第二批次保交樓紓困基金已落地約190億元。房屋竣工率的回升,后續也會提高收入結轉率。
隨著近期樓市政策轉向,包括廣深在內的多個一二線城市放松樓市調控,市場有望觸底回升,這對在一二線城市布局較深的融創來說,銷售和經營有回升的空間。
根據融創業績報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融創的權益土地儲備約1.22億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貨值約1.39萬億元,超七成分布在一二線城市。
對于外界關注的融創債務重組進程,業績報告顯示,160億元境內債券已在年初展期成功,境外債重組方案也拿到87%同意票,將于10月進行法定裁決,有望年底前完成全部流程。
融創表示,未來隨著境外債務重組的成功,將減輕公司未來兩年現金流壓力,同時30億-40億美元的降杠桿方案落地,也將優化公司的資本結構并減輕未來償債壓力,從而支持公司經營的恢復。
針對這份業績報告,核數師立信德豪對融創2023年中報給予的是“無保留意見”,相較2022年年報的“無法作出意見”,有了明顯的改善。
自2021年底行業進入調整期以來,多家港股上市房企因延遲發布業績,或業績報告被核數師出具“保留意見”和“無法表示意見”。在發布2022年年報的房企中,有6家被核數師給予“無法表示意見”,3家房企被給予“保留意見”
對于目前大多數出現債務風險的房企,核數師的業績審計要求更高,同時也更謹慎。此次給予“無保留意見”,說明融創財務狀況可靠性相對較高。
融創目前仍處于恢復正常運營的關鍵階段,在目前的樓市環境下雖有一定改善,但還沒有根本扭轉困難局面。
融創管理層在中報中表示,將繼續推動和資產管理公司合作,盤活項目,支持公司運營恢復,通過申請保交樓專項借款、爭取銀行保交樓配套融資等方式,完成保交樓重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