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8 09:5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紀律處分決定書顯示,張鑫為鹽湖股份、浙江世寶、華中數控、潤建股份、藍盾股份原股東。2021年至2023年期間,張鑫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受讓上述5家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所持股份...
違規減持屢禁不止,監管亮劍從重從速。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8月,上交所、深交所共發布18份關于上市公司違規減持的監管文件。從違規類型來看,主要有期限內違規買賣、各項持股比例變動違規等。從違規主體來看,有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董監高,也存在多個股東組團違規減持現象。
近日,中國證監會就進一步規范相關方減持行為作出要求。這份“減持新規”成為當前活躍資本市場的一大重要舉措。
上海融力天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江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應當繼續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細化減持的相關規定及操作細則,使上市企業的減持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不給意圖通過違規減持獲利的人以“可乘之機”。
頻現期限內違規減持
最新一批違規減持案例呈現出哪些特征?
記者梳理公告發現,在18起違規減持案例中,有5起為違反期限內不準減持的要求。
如博杰股份董事兼副總經理曾憲之,在7月6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賣出公司股份10.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75%,交易金額406.02萬元。兩天后,博杰股份披露《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半年度業績比上年同期下降87.89%至91.52%。該交易發生在公司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告前十日內,屬于違規減持。深交所要求其吸取教訓,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又如,某化工上市公司時任監事于1月3日至10日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方式分4筆賣出25400股公司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0.013%,成交金額合計約86萬元。該公司于1月12日披露2022年度業績預增公告,該監事賣出股票的時點均處于業績預告前十日內,構成業績預告窗口期違規買賣股票。上交所對該監事予以監管警示。
還有山西潞城農村商業銀行,作為仁東控股原持股5%以上的股東,于2022年5月10日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仁東控股股票30萬股,占仁東控股總股本的0.05%,交易金額203.4萬元。
2022年3月25日,仁東控股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及部分高管因違反證券法相關規定受到行政處罰。山西潞城農村商業銀行在仁東控股受到行政處罰后未滿6個月的期間實施股份減持,屬于違規減持行為。深交所要求公司充分重視上述問題,吸取教訓,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8月21日,深交所一紙罰單還揭開5家上市公司股東張鑫連續違規減持的細節。
紀律處分決定書顯示,張鑫為鹽湖股份、浙江世寶、華中數控、潤建股份、藍盾股份原股東。2021年至2023年期間,張鑫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受讓上述5家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所持股份后,未滿六個月即轉讓所受讓股份。深交所對張鑫提出的申辯理由不予采納,并對其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金融系主任葉小杰認為,違規減持行為屢禁不止,應從主客觀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大股東、董監高作為關鍵少數,通常掌握信息優勢。例如,在定期報告或其他重大事件披露之前,他們是最早接觸到相關信息的,因此在客觀上具備利用信息優勢提前“搶跑”,進行違規減持的能力;另一方面,違規減持通常牽涉巨大的獲利空間,將手中股票在一個比較高的價位上套現,就能獲得更多的收益,這就構成了大股東和董監高違規減持的主觀動機。
“持股比例變動違規”占比最多
前述18起違規減持案例中,因持股比例變動累計達到5%而違規的占到8起,其中既有一次性減持超過5%的,也有接二連三減持累計達到5%的。
如深市某公司高管,2021年6月17日至2023年8月21日,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合計4017.05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42%。交易完成后,其持股比例由15.09%降至9.67%。
深交所認為,該高管在持股比例變動累計達到5%時,未按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2020年修訂)》第十三條的規定及時履行報告和信息披露義務及停止賣出上市公司股份。
又如大商集團,2016年11月18日至2016年11月22日,大商集團一致行動人大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3.08%的中興商業股份。2019年4月23日至2022年12月30日,大商集團先增持1.74%后減持4.81%中興商業股份。
本次權益變動前,大商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20%;變動后,大商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下降至13.85%,變動比例達6.15%,屬于違規減持。深交所對大商集團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
還有安樂集團,2020年6月17日至2022年2月14日,安樂集團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佳力圖,合計減少持股比例5.59%。安樂集團在持股比例變動達到5%時,未能及時停止買賣,也未能及時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而是繼續主動減持公司股份,直至累計變動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約10.20%時才披露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其中,主動違規減持股份127.9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9%。上交所對安樂集團予以監管警示。
此外,瑞康醫藥控股股東張仁華和韓旭于2021年11月25日至2023年5月11日期間通過大宗交易減持8836.79萬股,合計持有瑞康醫藥股份的比例由31.59%降至25.72%,累計變動比例達到5.87%。張仁華于2023年5月11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0.15億股,減持比例為1%。深交所要求,公司吸取教訓,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此前,記者曾統計,今年初至8月9日,A股已有50多家公司股東因違規減持,收到“罰單”或被采取監管措施。不少股東試圖通過違規減持手段套現,擾亂市場秩序,成為監管機構的嚴厲打擊對象。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