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8 11:18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財報顯示,上半年阿維塔的營業收入為22.45億元,凈虧損達到17.56億元,結合上半年銷量,意味著每賣出一輛阿維塔,公司便虧16.33萬元。公司解釋稱,受今年第一款高端產品...
近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發布半年報,一片數字矩陣折射出公司當前的處境。
扣非凈利腰斬
2023年上半年,長安汽車營業總收入達到654.92億元,同比增長15.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5億元,同比增長30.65%;歸母扣非凈利潤為15.09億元,同比下降51.32%。
總收入的增長得益于長安上半年銷量的增長。目前,長安旗下擁有長安汽車、凱程汽車等自主汽車品牌,并構建了阿維塔、深藍、長安啟源三大新能源品牌,同時通過合營企業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生產銷售合資品牌車型,多品牌、多車型為長安提供了可觀的銷量數據。
數據顯示,上半年長安汽車的總銷量為121.6萬輛,同比增長8%,其中自主品牌銷售102.1萬輛,同比增長13.39%,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售17.6萬輛,同比增長107.2%。
《國際金融報》記者觀察到,新能源銷量超100%的增長主要源于薄弱的基數,事實上,旗下新能源品牌阿維塔上半年累計銷量僅有1.08萬輛,深藍表現雖好于前者,但也僅有4.1萬輛,放在行業中,兩者的銷量數據并不算亮眼。
新能源發展緩慢
新能源轉型戰略中,長安在阿維塔上投入眾多,盡管和寧德時代、華為兩巨頭聯手,但阿維塔的表現一直難以令人滿意。
今年初的長安汽車全球伙伴大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曾表示,阿維塔今年目標年銷10萬輛,2025年目標年銷30萬-40萬輛,但按照目前的銷量來看,前8個月累計其僅交付1.45萬輛,平均月銷不足2000輛,僅完成了全年目標的14.5%。
財報顯示,上半年阿維塔的營業收入為22.45億元,凈虧損達到17.56億元,結合上半年銷量,意味著每賣出一輛阿維塔,公司便虧16.33萬元。公司解釋稱,受今年第一款高端產品處于導入初期和行業價格戰影響,銷量未達預期,同時仍處于戰略投入期,資源投入較多,導致凈利潤的虧損加大。
盡管如此,長安也沒有停止對阿維塔的投入。長安公告稱,擬攜手南方資產等交易各方對聯營企業阿維塔科技實施增資,使其注冊資本由16.45億元增至19.95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約12.3億元,增資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保持40.99%不變。長安稱,增資是基于公司戰略及業務需要,有助于阿維塔科技加快產品研發,加強品牌發展,加大渠道建設等方面,持續提升競爭能力。
再看深藍品牌,今年7月,深藍單月銷量為1.32萬輛,創歷史新高。6月底開啟交付的深藍S7,單月銷量達到了9197輛。中期業績會上,朱華榮再次強調深藍2030年“年銷100萬”的目標。而今年深藍的全年目標是20萬輛,以目前的銷售節奏,要完成預期目標,依然壓力較大。
財報顯示,上半年深藍汽車營收88.28億元,虧損10.59億元,結合銷量,意味著每賣一輛深藍,公司便虧約2.6萬元。
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主要是由于品牌新能源轉型初期交付規模較低,拖累了單車盈利,但深藍銷量的增長值得關注,上半年銷量全來自于旗下深藍SL03單款車型,隨著第二款車型深藍S7下半年開啟交付后,有望持續減少虧損。
事實上,長安向新能源轉型的決心在研發投入上亦有體現。朱華榮明確表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業務板塊,至2025年,長安系中國品牌將推出27款全新新能源產品,該決心在財務端也有所體現。財報顯示,長安汽車研發費用為29.65億元,同比增加53.42%。
合資逐漸“崩盤”
眾所周知,目前的長安被劃分為兩個板塊,包括合資、自主,相比起自主品牌表現優異,長安旗下兩大合資品牌持續陷入銷量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合資業務只需產銷,不用在研發上投入的特性,合資業務的利潤對公司整體盈利起到很大作用。
記者查詢到,2016年,長安福特全年銷量超90萬輛,長安僅憑借長安福特一項合資業務就實現了超過90億元的盈利,但這僅是曇花一現,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以及新能源車大量涌入市場搶占份額,長安的合資品牌遭遇重創。
去年全年,長安福特累計銷量僅25.1萬輛,同比下滑17.61%,長安馬自達更為慘淡,僅售出10.4萬輛,同比減少21.43%。
轉入今年,形勢也未發生好轉。上半年,長安福特累計銷售9.8萬輛,同比下降12.57%;長安馬自達上半年累計銷量3.2萬輛,同比降幅達到49.42%,幾近腰斬。
由于銷量的下滑,合資品牌的營收方面也有所下滑。上半年,長安福特營業收入217.61億元,同比下滑6.92%;凈利潤7.99億元,同比下降23.53%。業績的下滑與其自身和福特中國戰略調整脫不了干系。
今年以來長安福特并沒有新車型的投入,除了福特電馬在今年整合至長安福特的銷售渠道、林肯投入全新一代航海家外,并未在中國市場投放更多車型。而上海車展上展出且熱度較高的Ranger、Bronco、F-150猛禽等車型均并入了江鈴福特的銷售業績中。
而為了長安福特的未來發展,8月份,長安與長安福特官宣成立全新合資公司,長安福特持股60%,長安汽車持股40%,專注新能源車領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長安汽車持有長安福特股份,折算后長安在新合資公司的持股比例達70%,對于該公司的發展方向有著主導性地位。
反觀長安馬自達,該品牌的落后被市場總結為競爭力不足。
事實上,馬自達近些年在研發上并未有太多的進展,被帶上“啃老本”的名字,在品牌定位上模糊不清。去年,馬自達高層便表示該品牌將會轉型為豪華品牌,今年4月又再次透露了轉型的細節,包括推出定位高端的車型,向純電動車型發展,但向純電轉型的時間卻是2028年以后。
有業內人士質疑,馬自達在中國主推的仍是定價在9萬元左右的馬自達3,銷售渠道、服務體系依舊是一成不變的傳統模式,對于其想高端轉型無法提供任何幫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